唐代

唐代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唐代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送吴秀才之山西
唐代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 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 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河亭
唐代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 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 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梦谢亭
唐代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唐代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
上翰林李舍人
唐代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 免令汩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送僧游缙云
唐代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过苏州晓上人院
唐代
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著处平。 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唐代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 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唐代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朱庆馀

唐代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同卢校书游新兴寺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送吴秀才之山西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 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 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河亭
孤亭临绝岸,猿鸟识幽蹊。 花落曾谁到,诗成独未题。 潮痕经雨在,石笋与杉齐。 谢守便登陟,秋来屐齿低。
梦谢亭
梦后何人见,孤亭似旧时。 褰开诚得地,冥感竟因诗。 不往过应少,悲来下独迟。 顾惭非谢客,灵贶杳难追。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
上翰林李舍人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 免令汩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送僧游缙云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过苏州晓上人院
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 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著处平。 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 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 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 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 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