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复制

完善

少年游·并刀如水-音频朗读

赏析

少年游·并刀如水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题为《少年游·并刀如水》。全词通过描绘男女欢会的气氛和过程,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珍视和留恋。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男女欢会的场景。开头三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词人借用“并刀”和“吴盐”这两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展现了欢会环境的精致和优雅。接着“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欢会气氛的温馨和和谐,两人坐在锦帐之中,享受着兽形香炉中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相互对坐,调试笙簧,充满了浪漫和甜蜜。 下片则通过男女间的对话,将欢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女子低声询问男子今晚在哪里过夜,此时已夜深人静,三更已过。这里词人通过女子的提问,巧妙地暗示了两人的亲密关系。接着“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男子回答,外面路滑霜浓,不好行走,而且夜深人静,路上行人稀少,不如就留宿在这里。这里词人通过男子的回答,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男女欢会的场景和对话,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珍视和留恋。同时,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和场景,使得整首词更具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复制

少年游·并刀如水的赏析二
上阕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开篇,通过对并州(今山西一带)出产的锋利刀剪、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出产的洁白如雪的盐以及女子纤细的手剥开新鲜的橙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细腻而美好的氛围。“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则描绘了室内温暖的帷幔和不断升腾的香烟,两人相对而坐,调弄着笙这种乐器,进一步渲染了室内温馨和谐的气氛。 下阕“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通过女子低声的询问,暗示了时间已晚,而“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则通过描述户外的寒冷和霜滑,暗示了夜深人静,街上行人稀少,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关心和委婉的留客之意。

复制

少年游·并刀如水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名为《少年游·并刀如水》。全词通过描绘一个精致、温馨的场景,以及男女之间的细腻情感交流,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趣的画面。 上片主要描写室内的环境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活动。并刀如水,吴盐胜雪,这两句词写出了室内环境的精致和优雅。并刀,即并州出产的剪刀,以其锋利著称;吴盐,则指吴地所产之盐,以其洁白如雪而知名。词人用这两个典型的物品,巧妙地点出了室内的清洁与高雅。接着,“纤手破新橙”一句,描绘了女子用她那纤细的手指,轻轻剥开新鲜的橙子,这一动作既显得优雅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温馨气氛。锦幄,即华丽的帐幔;兽烟,指香炉中升起的烟雾,形状如兽。在这样的环境中,男女主人公相对而坐,调弄着笙乐,低声细语,充满了甜蜜与浪漫。 下片则主要描写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词人的微妙心理。“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女子低声询问男子今晚将宿于何处,此时已是深夜。这一问,既表现了女子的关心与依恋,又透露出一种微妙的醋意。男子则回答:“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他以马滑霜浓为理由,提出不如留下来,因为此时夜深人静,路上行人稀少。这一答,既回应了女子的询问,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生动传神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和浪漫氛围的画面。词人巧妙地运用各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将室内的精致、男女之间的情感以及词人的微妙心理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复制

译文

锋利的并州剪刀像水一样清澈,吴地的盐洁白胜过雪,她用纤细的手剥开新鲜的橙子。华丽的帷幔刚刚变暖,兽形香炉中的香烟不断升腾,我们相对而坐,调弄着笙。 她低声问道:“你打算去哪里住宿呢?城楼上已经敲响了三更的鼓声。”外面马蹄滑,霜又浓,不如就别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有人行走了。

复制

完善

注释

并刀:并州出产的刀剪,以锋利著称。 吴盐:吴地出产的盐,以其洁白如雪而闻名。 纤手:纤细的手。 破:剥开。 新橙:新鲜的橙子。 锦幄:华丽的帷幔。 兽烟:兽形香炉中升腾的香烟。 调笙:调弄笙这种乐器。 行宿:住宿。 三更:指深夜时分。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