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音频朗读
赏析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张尚书作为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形象。诗中“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表现了张尚书的坚韧不拔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则体现了他治军严谨,军纪严明的领导风格。整首诗充满了对张尚书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忠诚和奉献的崇高追求。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张尚书出征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不仅描绘了送别的宏大场面,也隐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而“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则形象地展现了张尚书的征途,既有中原的绿树,也有边塞的黄沙,体现了他为国家边疆的安宁而奔波的艰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的赏析三
王翰的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例如,“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通过紫色绶带和朱红色车的象征,突出了张尚书的高贵身份和崇高地位。而“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则通过对比功业的高峻和路上的感叹,表现了功成名就的艰辛和不易。此外,诗中的“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则以石榴花作为远方的象征,表达了对张尚书远征归来,带来好消息的期待。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是唐代诗歌中的精品。
译文
紫色的绶带和朱红色的车,象征着高官的荣耀。张尚书进入朝廷,效忠国家,离开家门,准备出征。他不畏酷热,亲自体验行军的艰辛。选拔士兵,军队纪律严明,誓师出征,没有喧哗。皇帝的音乐开始响起,王城的太阳已经斜挂。皇帝的恩宠和圣贤之作流传,送别的仪式在华丽的台阁上举行。骑马经过河南的树木,旗帜在北方的沙漠中飘扬。荣耀的心情应该完全服从,严厉的处罚已经先行。功业高峻,神灵保佑,功业完成后,路上的人感叹。宁愿作为使者,远道而来,带来石榴花。
注释
紫绶:古代官员的服饰,紫色的绶带,象征高官。
尚书:古代官职,主管国家行政事务。
朱輧:朱红色的车。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主管国家政务。
登朝:进入朝廷。
许国:效忠国家。
出阃:离开家门。
不惮:不畏。
炎蒸:酷热。
亲尝:亲自尝试。
走集赊:指行军途中的艰辛。
选徒:选拔士兵。
军有政:军队有纪律。
誓卒:誓师。
帝乐:皇帝的音乐。
风初起:风开始吹起。
王城:指京城。
宠行:皇帝的恩宠。
流圣作:流传的圣贤之作。
寅饯:古代送别仪式。
照台华:照耀着华丽的台阁。
骑历:骑马经过。
旌摇:旗帜飘扬。
塞北:北方边塞。
荣怀:荣耀的心情。
严杀:严厉的处罚。
业峻:功业高峻。
灵祇:神灵。
保:保佑。
功成:功业完成。
道路嗟:路上的人感叹。
宁如:宁愿。
凿空使:指使者。
远致:远道而来。
石榴花:象征远方的礼物或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