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竹
唐代

张祜

首阳山下路,孤竹节长存。

为问无心草,如何庇本根。

复制

完善

首阳竹-音频朗读

赏析

首阳竹的赏析一
这首诗以首阳山下的竹子为背景,通过竹子的孤高和节节高升,象征了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定的节操。诗人通过对比无心草和竹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即使是没有意识的草木,也有其生存之道,更何况是有意识的人类呢?

复制

首阳竹的赏析二
张祜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竹子的清高与无心草的平凡形成鲜明对照。竹子的节节高升不仅是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也是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而无心草虽然平凡,却也能在自然中找到生存的方式,这启示人们即使在平凡中也要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存之道。

复制

首阳竹的赏析三
《首阳竹》通过竹子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竹子的孤高和节节高升,不仅是其自然属性,也是诗人对于人品德行的隐喻。诗中的“为问无心草,如何庇本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探求,即使是最普通的草木,也有其生存的智慧和价值,这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时,应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

复制

译文

在首阳山下的小路上,孤高的竹子节节高升,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我试问那些没有意识的草木,它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根本的呢?

复制

完善

注释

首阳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孤竹:单独的竹子,这里可能指竹子的清高独立。 节长存:竹子的节节高升,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节操长存。 为问:试问,询问。 无心草:指没有意识的草木,这里用来对比竹子。 庇本根:保护其根本,即保护其根基。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