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音频朗读
赏析
塞下曲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和英勇形象。首句“二十逐嫖姚”直接点明了士兵的年轻和边疆的少数民族,暗示了边疆战事的频繁。接着“分兵远戍辽”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分散驻守的艰苦环境。“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士兵们面对恶劣天气的坚韧和勇敢。最后两句“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则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敬佩之情,他们不需要儒生的空谈,而是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
塞下曲的赏析二
《塞下曲》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士兵的英勇。诗中的“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两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士兵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也反映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则形象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紧张和忙碌,以及他们对武器和战马的依赖。最后,诗人以“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作为总结,强调了士兵们的实际行动比空谈更为重要,体现了对士兵们的尊重和赞美。
塞下曲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士兵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士兵们的敬意。诗中的“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两句,展现了士兵们年轻而勇敢的形象,以及他们在边疆的艰苦生活。接着,“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士兵们面对恶劣环境的坚韧。而“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则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紧张和忙碌。最后,“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作为结尾,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敬佩,也反映了诗人对实际行动的重视,以及对儒生空谈的批评。
译文
二十岁的士兵跟随边疆的少数民族,分散兵力去远方驻守辽东。
夜晚大雪纷飞,视线被雪遮挡,经过边塞;早晨冰面坚固,渡过河流。
迅速释放雕弓难以放下,骑着未经驯服的马还未驯服。
学识浅薄的儒生不值得一问,看向那挂在腰间的剑。
注释
二十:指二十岁。
逐:追逐,这里指跟随。
嫖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这里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分兵:分散兵力。
远戍:在远方驻守。
辽:指辽东,古代地名,今辽宁省一带。
雪迷:大雪纷飞,视线被雪遮挡。
经塞:经过边塞。
夜:夜晚。
冰壮:冰面坚固。
渡河:渡过河流。
朝:早晨。
促放:迅速释放。
雕:指雕弓,一种强弓。
难下:难以放下。
生骑:未经驯服的马。
未调:没有驯服。
小儒:指学识浅薄的儒生。
何足问:不值得一问。
看取:看向。
剑横腰:剑挂在腰间,表示随时准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