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音频朗读
赏析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赏析一
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诗人试图通过登高来逃避内心的忧愁,但发现忧愁如同影子一般,始终伴随着自己。这种无法逃避的忧愁,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困境。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诗人感叹自己走过的路程中,江山已改,岁月已逝,许多亲朋好友也已经老去。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归休去,去归休。” 诗人呼吁自己应该放弃追求功名利禄,回归平淡的生活。这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人生不应该被功名所束缚,应该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超脱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拥有的人生,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赏析二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以高楼为意象,通过“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开篇即表达了词人想要逃避忧愁却又无法摆脱的无奈心情。词中“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描绘了词人经历的世事变迁和亲朋老去的景象,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末“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则表达了词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与哲理。这首词通过对高楼避愁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辛弃疾词中的佳作。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赏析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这里,作者试图通过登高来逃避忧愁,但发现忧愁如影随形,始终无法摆脱。这暗示了人生中的许多困扰和烦恼,并非外界环境所能改变,而是源于内心。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经历的世事变迁和亲友的衰老。江山易改,人事难料,亲朋好友的衰老和离去,更是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接下来,“归休去,去归休。”作者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他厌倦了世间的纷扰和争斗,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这里,作者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他认为,人生不一定要追求功名利禄,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高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这种超脱和淡泊,不仅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领悟,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译文
我想要登上高楼去逃避忧愁,却发现忧愁还是跟随我上了高楼。我经历了几处地方,那里的山河已经改变了模样,多少亲戚朋友都已经老去,白发苍苍。
我想要放弃追求,就这样放弃吧。难道一定要追求功名,成为一个封侯的人吗?天空中的浮云来去没有定数,我如果能像浮云那样,也就能够得到自由了。
注释
避愁:逃避忧愁。
经行:经历,经过。
江山:指国家或领土。
白头:指年老。
归休:退休,引申为放弃追求。
封侯:古代的一种贵族封号,这里指追求功名利禄。
浮云:飘动的云彩,常用来比喻世事无常或人生变幻。
出处:来去,飘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