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音频朗读
赏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对山中隐者的思念之情,以及他试图通过送酒去慰问隐者,但又在空山中无法找到隐者踪迹的无奈和惆怅。
首联“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开篇点题,诗人因郡斋的寒冷而忽然思念起山中的隐者。这里的“冷”字,既指郡斋的寒冷,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
颔联“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在涧底砍取荆条当柴烧,归来后用白石煮水。这种简朴而清苦的生活,却透露出隐者的高洁和超脱。
颈联“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想带着一瓢酒去慰问隐者,陪伴他度过风雨交加的夜晚。这既体现了诗人对隐者的深厚情谊,也显示出他对隐者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尾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则是诗人的无奈和惆怅。他来到山中,只见落叶满山,却找不到隐者的踪迹。这里的“落叶满空山”既描绘了山中的萧瑟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和迷茫。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和惆怅,引人深思。
寄全椒山中道士的赏析二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诗人描述自己在郡斋中感受到的寒冷,这让他在突然间想起了住在山中的朋友。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诗人想象山中的道士在涧底收集荆棘作为柴火,回到住处后煮食简单的食物,可能是指道家修炼时的素食生活。"煮白石"可能是指修炼者以石头比喻食物,寓意生活简朴。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带着一瓢酒去慰问这位在风雨中修炼的道士,希望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慰藉。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然而,诗人又意识到在满山遍野的落叶中,很难找到道士的踪迹。这既反映了秋天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寻找道士的无奈和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道士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外桃源的感慨。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淡泊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远境界。
寄全椒山中道士的赏析三
《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郡斋(官署)中感到寒冷时,忽然想念起隐居山中的道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怀念。诗中的“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描绘了道士简朴的山居生活,而“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道士共饮,以慰藉风雨之夜的孤独。最后一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则透露出诗人对道士行踪的迷茫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译文
今天在官署中感到寒冷,忽然想念起山中的道士。他在山涧底下捆扎柴火,回来后煮食白石。我想要拿着一瓢酒,去远方安慰那风雨中的夜晚。但是落叶已经铺满了空荡的山野,我又该到哪里去寻找他的行迹呢?
注释
郡斋:指官署。
冷:形容天气寒冷或心境孤寂。
涧底:山涧的底部。
束荆薪:指捆扎柴火。
煮白石:道家修炼煮食白石以求长生不老。
瓢:古代盛酒的器具。
风雨夕:风雨交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