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复制

完善

夏日-音频朗读

赏析

夏日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独白,展现了他对于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夏日的山中静坐,体验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痛苦和忧伤。通过学习佛教的空性,诗人试图驱散内心的忧虑,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然而,世俗的侵扰和内心的忧愁仍然难以摆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复制

夏日的赏析二
《夏日》这首诗以夏日的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静坐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无人不昼寝”与“独坐山中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心境。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也表达了对佛教空性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即使有这样的追求,内心的忧愁和世俗的侵扰仍然难以完全摆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感悟。

复制

夏日的赏析三
韦应物的《夏日》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在夏日的山中静坐,体验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痛苦和忧伤。这首诗通过“悟澹将遣虑”和“学空庶遗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超脱并非易事,内心的忧愁和世俗的侵扰仍然存在,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思考。

复制

译文

已经觉得内心痛苦和忧伤,白昼漫长难以度过。 没有人像我一样在白天睡觉,我独自坐在山中享受着宁静。 我领悟到淡泊可以驱散忧虑,学习佛教的空性希望能留下超脱的境界。 积累的世俗之事容易侵扰我,当忧愁再次来临,我发现自己难以整理心情。

复制

完善

注释

已谓:已经认为。 心苦伤:内心感到痛苦和忧伤。 日方永:白昼漫长。 无人:没有人。 昼寝:白天睡觉。 独坐:独自坐着。 山中静:山中安静。 悟澹:领悟到淡泊。 将遣虑:即将驱散忧虑。 学空:学习佛教的空性。 庶遗境:希望留下超脱的境界。 积俗:积累的世俗之事。 易为侵:容易受到侵扰。 愁来:忧愁来临。 复难整:再次难以整理。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