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

寇贼起东山,英俊方未闲。

闻君新应募,籍籍动京关。

出身文翰场,高步不可攀。

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

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

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

复制

完善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音频朗读

赏析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旅的英俊青年,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诗中“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一句,尤其凸显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切。

复制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的赏析二
韦应物的这首诗,通过对一个青年从文翰场到军旅的转变,巧妙地表达了对于个人抱负与国家责任的思考。诗中的“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间”形象地描绘了青年的转变,从文雅的学者到英勇的战士,这种转变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精神的升华。

复制

寄畅当(闻以子弟被召从军)的赏析三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如“昔为琼树枝,今有风霜颜”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象征了青年的成长和变化。同时,诗中的“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青年急迫的心情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韦应物诗歌中的佳作。

复制

译文

起义者在东山起义,有才能的人忙于应对。听说你响应了招募,名声震动了京城。你出身于文学的领域,地位高不可攀。你还没来得及脱下低级官员的青袍,就已经佩戴上了武器。你曾经像高贵的琼树枝一样,现在却经历了风霜,面容变得成熟。在秋天的郊外,沿着细柳的道路,你骑马一夜之间返回。作为一个男子,应该为国家效力,打败敌人就像摧毁山一样。何必在地方官府中消磨时光,让岁月在鬓边留下痕迹。

复制

完善

注释

寇贼:指起义的农民或叛乱者。 东山:指起义或叛乱发生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起义地点。 英俊: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 未闲:没有空闲,忙碌。 应募:响应招募,指参加军队。 籍籍:形容名声远扬。 动京关:震动京城。 文翰场:指文学领域。 高步:比喻地位高或才能出众。 青袍:古代低级官员的服饰。 白羽:指箭,这里比喻武器。 琼树枝:比喻出身高贵或才华出众的人。 风霜颜:形容经历风霜,面容变得成熟或老练。 秋郊:秋天的郊外。 细柳道:指道路两旁种植着柳树。 走马:骑马。 一夕还:一夜之间返回。 丈夫:指男子,这里指有志向的男子。 为国:为国家效力。 破敌:打败敌人。 摧山:比喻力量强大。 州府:指地方官府。 鬓毛斑:形容年老。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