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送杨氏女-音频朗读
赏析
送杨氏女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女儿出嫁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女儿即将离家的不舍,也有对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祝愿。诗人通过“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开篇,表达了自己对女儿出嫁的不舍和忧虑。接着通过“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等句,展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深切关爱。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送杨氏女的赏析二
《送杨氏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人以自己的视角,表达了对女儿出嫁的复杂心情。诗中“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反映了父亲对女儿从小缺乏家庭教育的担忧,以及对女儿未来能否适应婆家生活的忧虑。而“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则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期望,希望她能够保持节俭的美德,不依赖物质的丰富。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朴实,展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和对女儿期望。
送杨氏女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韦应物对女儿出嫁的深情告别。诗中“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诗人通过“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的描写,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期望,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深厚。
译文
漫长的白天我心中忧愁,女儿你即将远嫁他乡。
你将逆流而上,乘着小船渡过长江。
你们这些孩子没有依靠,我抚摸着你们,心中更加慈爱温柔。
小时候你们被长辈养育,如今分别,泪水不止。
内心纠结,按照义理我应该让你去,却难以再留下。
从小缺少家庭教育,侍奉婆婆让我忧虑。
依赖这个好人家,希望你能够没有过错。
贫穷而节俭是我崇尚的,物资供应哪里需要周全。
孝顺恭敬,遵守妇道,你的举止顺从其道。
分别在今天早晨,不知何时能再见到你。
闲居时我自我排解,面对感情却难以收拾。
回来看到幼女,泪水沿着缨带流淌。
注释
永日:漫长的白天。
方:正,正当。
戚戚:忧愁的样子。
出行:出远门,这里指女儿出嫁。
悠悠:遥远的样子。
女子:女儿。
有行:有出嫁的事情。
大江:指长江。
溯:逆流而上。
轻舟:小船。
尔辈:你们这些人,这里指女儿。
苦无恃:苦于没有依靠。
抚念:抚摸着思念。
慈柔:慈爱温柔。
幼为长所育:小时候被长辈养育。
两别:指女儿与家人分别。
泣不休:哭泣不止。
结中肠:内心纠结。
义往:按照义理应该去。
难复留:难以再留下。
自小:从小。
阙内训:缺少家庭教育。
事姑:侍奉婆婆。
贻:留下。
忧:忧虑。
赖兹:依赖这个。
托令门:托付给好人家。
任恤:任由她去。
庶:希望。
无尤:没有过错。
贫俭:贫穷而节俭。
资从:物资供应。
岂待周:哪里需要周全。
孝恭:孝顺恭敬。
遵妇道:遵守妇道。
容止:举止。
顺其猷:顺从其道。
别离:分别。
见尔:见到你。
当何秋:什么时候。
居闲:闲居。
自遣:自我排解。
临感:面对感情。
难收:难以收拾。
归来:回来。
视:看。
零泪:零星的泪水。
缘缨流:沿着缨带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