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复制

完善

更衣曲-音频朗读

赏析

更衣曲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夜晚的景象。诗人首先通过博山炉的香烟和红烛的引导,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接着,通过夜晚的漫长、寒雁的飞过,以及雪压松桂丛的景象,展现了宫廷夜晚的宁静与寒冷。最后,诗人通过满堂醉客的喧闹和琵琶声,表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欢乐。

复制

更衣曲的赏析二
《更衣曲》是一首以宫廷生活为背景的诗,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宫廷夜晚的繁华与热闹。诗中的“博山炯炯吐香雾”和“红烛引至更衣处”描绘了宫廷中熏香和照明的情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而“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漫长,与宫廷的热闹形成对比。最后,“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则直接描绘了宫廷宴会的热闹场面,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

复制

更衣曲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晚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既奢华又宁静的氛围。诗人首先通过博山炉的香烟和红烛,营造出一种宫廷特有的氛围。接着,通过夜晚的漫长、寒雁的飞过,以及雪压松桂丛的景象,表现了宫廷夜晚的宁静与寒冷。最后,通过满堂醉客的喧闹和琵琶声,诗人不仅表现了宫廷宴会的热闹,也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欢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多面性。

复制

译文

博山炉中香烟弥漫,红烛引导至更衣室。 夜晚漫长,邻居的鸡还未啼鸣,寒冷中的大雁飞过。 庭院前面,雪覆盖着松树和桂树丛,走廊下稀疏地悬挂着纱灯。 整个大厅里,醉酒的客人争相说笑,喧闹的琵琶声在青色的帷幕中回荡。

复制

完善

注释

博山:指博山炉,古代用于熏香的炉子。 炯炯:形容香雾浓重的样子。 吐香雾:指炉中香料燃烧产生的香气。 红烛:红色的蜡烛。 引:引导。 更衣处:换衣服的地方,这里指宫廷中的更衣室。 夜漫漫:形容夜晚漫长。 邻鸡:邻居家的鸡。 未鸣:还没有叫。 寒雁:寒冷中的大雁。 度:飞过。 庭前:庭院前面。 雪压:雪覆盖。 松桂丛:松树和桂树丛。 廊下:走廊下。 点点:形容灯光稀疏的样子。 悬纱笼:悬挂的纱灯。 满堂:整个大厅。 醉客:醉酒的客人。 争笑语:争相说笑。 嘈囋:喧闹。 琵琶:一种弦乐器。 青幕:青色的帷幕。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