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题·并序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金陵五题·并序-音频朗读
赏析
金陵五题·并序的赏析一
《金陵五题》是刘禹锡对南京历史的一次深情回顾。诗中通过对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的描写,展现了南京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诗人以石头城的潮水和月亮,乌衣巷的夕阳和燕子,台城的野草和《后庭花》,生公讲堂的明月和空堂,以及江令宅的碧水和竹树,将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浓缩在五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的敬仰。
金陵五题·并序的赏析二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不仅是对南京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一处地点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最终都归于寂静和荒凉。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哲思,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金陵五题·并序的赏析三
《金陵五题》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潮打空城寂寞回”等名句,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显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远影响。
译文
序:我年轻时在江南游历,却未曾到过金陵,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后来担任历阳的地方官,我常常远望金陵。恰好有客人给我看了《金陵五题》,我突然灵感涌现,有了创作的冲动。后来,我的朋友白居易反复吟咏这些诗,赞叹不已,他说《石头》诗中的“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恐怕后世的诗人再难超越。我的其他四首诗虽然不及这句,但也不至于辜负白居易的话。
石头城:群山环绕着古老的国家,潮水拍打着空荡荡的城池,显得格外寂寞。淮河东边的月亮,夜晚时分还照过城墙。
乌衣巷: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和花朵,乌衣巷口夕阳西下。昔日王谢家的燕子,现在飞入了普通百姓的家中。
台城:台城历经六代的豪华,结绮临春的建筑最为奢华。如今万户千门都变成了野草,只因为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生公和尚讲法时,连鬼神都来倾听,他去世后讲堂空无一人,夜晚也不关闭。高高的座位上寂静无声,只有明月照亮了庭院。
江令宅:南朝的词臣,北朝的客人,回到这里只能看到秦淮河的碧波。池台、竹树占地三亩多,至今人们还在谈论江家的宅院。
注释
江南客:指作者自己,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
秣陵:即今南京,古称金陵。
历阳守:历阳是今安徽和县,守指的是地方官。
跂:抬起脚跟,表示远望。
逌尔:突然。
欻然:突然。
《金陵五题》:指作者所作的五首诗。
白乐天: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掉头苦吟:指白居易反复吟咏。
《石头》:指《石头城》一诗。
潮打空城:潮水拍打着空无一人的城池。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用于防御。
朱雀桥:南京的一座古桥。
乌衣巷:南京的一条古巷。
王谢:指王导、谢安,东晋时期的名臣。
台城:南京的一座古城。
结绮临春:指豪华的建筑。
后庭花:指《后庭花》这首曲子,象征奢靡。
生公:指生公和尚,佛教僧人。
江令:指南朝时期的江总,著名的文学家。
秦淮:南京的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