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复制

完善

陋室铭-音频朗读

赏析

陋室铭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诗人认为,外在的物质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和精神境界。诗中的“陋室”虽简陋,但因为诗人的品德高尚,变得充满了馨香和生机。

复制

陋室铭的赏析二
《陋室铭》反映了刘禹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质和精神之间,诗人选择了后者。他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快乐。诗中的“陋室”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家园,是他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自由的象征。

复制

陋室铭的赏析三
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在当时,许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的奢华,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和品德。诗人通过这首诗,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通过“陋室”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复制

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能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居住就能显得有灵性。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我的品德高尚,如同馨香。苔藓在台阶上留下了绿色的痕迹,草的颜色映入了帘子,显得青翠。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在这里弹奏素琴,阅读佛经。没有音乐的干扰,也没有文书工作的劳累。就像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的子云亭一样。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复制

完善

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物或表达思想。 斯:这。 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苔藓的痕迹。 上阶绿: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草色:草的颜色。 入帘青:草色映入帘子,使帘子也呈现出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素琴: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丝竹:指音乐。 案牍:指文书工作。 劳形:劳累身体。 南阳诸葛庐:指诸葛亮的草庐,位于南阳。 西蜀子云亭:指扬雄的亭子,位于西蜀。 孔子云:孔子说。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