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音频朗读
赏析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的赏析一
上阕以“寒日萧萧上琐窗”开篇,描绘了深秋时节,寒冷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萧索的氛围。“梧桐应恨夜来霜”通过对梧桐树遭受霜冻的描写,暗喻了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则通过饮酒品茶和梦醒闻香的细节,表现了词人在孤独中的自我慰藉。
下阕“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通过对秋天结束而白昼依旧漫长的描写,以及对“仲宣怀远”(指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其怀远之情更为凄凉)的引用,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则以饮酒赏菊的行动,传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以及把握当下、享受生活的人生哲学。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的赏析二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抒发了词人暮秋时节孤独寂寞的心境。
上片写深秋凄凉的景色,为抒情渲染气氛。“寒日萧萧上琐窗”是写秋日寒气侵人,一片萧条气氛。“萧萧”象声词,写簌簌落叶之声,此以“寒日”与“萧萧”连缀,更觉寒气逼人,日暮时分,秋气瑟瑟,风雨潇潇,日落时分更觉寒气袭人。“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梧桐在秋日的萧瑟中,本已光秃秃的树干,又被秋霜侵袭,更显得残败不堪,愁恨不已。此句将梧桐拟人化,赋予梧桐以人的情感,从而借景抒情,抒发词人内心的愁闷。
下片写词人醉酒遣愁,流露出乡愁。“酒阑更喜团茶苦”一句是说酒后饮茶,茶虽苦却能提神醒脑,消除愁闷。“梦断偏宜瑞脑香”一句是说梦醒之后,瑞脑香散发的缕缕香气更觉沁人心脾。“秋已尽,日犹长”是说季节已过了深秋,但秋日的白昼却仍显得漫长,词人在此以景寄情,抒发内心的愁闷。“仲宣怀远更凄凉”一句借用王粲《登楼赋》抒发怀乡思亲的凄凉之情,表明词人也有王粲怀乡思亲同样的愁苦,表现了词人身处他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写词人与其在乡愁中煎熬,不如随遇而安,借酒遣愁,及时行乐,也不负这大好秋光,更流露出词人内心无可奈何的愁绪。
整首词写景细腻,情感真挚,抒发了词人暮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情。通过对深秋景象的描绘和词人的心理刻画,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词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愁苦和无奈。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作品,词的上片写寒日梧桐,空室寂寥;下片写酒阑梦断,思念远人。这首词写景抒情,通过寒日梧桐、秋风霜露、把酒独酌等情景的描写,抒发词人南渡后思念中原故土的感情。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这两句写寒日梧桐,其中“萧萧”一词既写寒风阵阵,又写落叶纷飞之状,渲染凄凉气氛;“恨”字将梧桐人格化,写出它不耐寒霜的娇弱之态,为下文引出词人的愁绪作铺垫。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这两句写酒阑梦断,其中“酒阑”即饮酒将尽,“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极为名贵;“瑞脑”即龙脑香,一种香料。词人饮酒之后,更喜爱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醒之时,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宜人的香气。词人借团茶之苦和瑞脑之香,来衬托自己内心的愁苦。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这三句写悲秋怀远,“仲宣”即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著名的《七哀诗》亦多写乱离之苦。词人化用其意,说自己有如王粲一样,飘泊异地,欲归不得,面对萧瑟的秋景,更觉凄凉难耐。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两句写借酒消愁,自我宽解。词人认为此时不如随便饮酒,一醉方休,不要辜负这眼前杯中的美酒和篱下正开的菊花。这是词人无可奈何、自我开解的话,但其内心是极痛苦的。
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寒日梧桐、秋风霜露、把酒独酌等情景的描写,抒发词人南渡后思念中原故土的感情。词中刻画凄凉萧瑟的秋景,正是为了烘托词人孤寂愁苦的心绪。
译文
寒冷的太阳透过窗棂照进屋内,梧桐树应该痛恨夜里降落的霜。酒意将尽时更喜欢团茶的苦味,梦醒时更偏爱瑞脑香的香气。
秋天已经结束,但白天依然漫长,王仲宣怀念远方的情感更加凄凉。不如顺应自然,在酒樽前尽情地醉一场,不要错过东篱边黄色的菊花。
注释
琐窗:窗棂上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户。
酒阑:酒意将尽。
团茶:指团饼状的茶叶。
瑞脑:一种香料,即龙涎香。
仲宣:指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
随分:顺应自然,顺其自然。
尊前:在酒樽之前。
东篱:泛指庭院中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