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唐代

贾岛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复制

完善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音频朗读

赏析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冬月长安雨中的终南山雪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冬日景象。诗中的“秋节新已尽”和“雨疏露山雪”表现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变化,而“西峰稍觉明”和“残滴犹未绝”则传达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感。诗人通过对瀑布和白云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而“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想象山中石屋人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宁静。

复制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的赏析二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长安的雪景图。诗中“秋节新已尽”一句,不仅表明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用“雨疏露山雪”和“西峰稍觉明”等句,细腻地刻画了雨后山景的变化,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在“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气侵”和“冻著”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冬日寒冷的气息。最后,诗人通过“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的想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复制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冬月长安雨中终南山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诗中的“秋节新已尽”和“雨疏露山雪”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而“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雨后山景的清新和雨滴的持续,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诗中的“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通过动词的运用,增强了诗的动感和画面感。最后,“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和“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想。

复制

译文

秋天已经结束,雨稀稀落落地,山间的雪露了出来。 终南山的西峰开始显得明亮,雨滴还在持续。 寒气侵入瀑布的水,冻结了山中的云雾。 今天在灞浐看到了南飞的大雁,不知哪一天能在潇湘看到月亮。 想象着山中石屋的人,面对着雪,门也不关。

复制

完善

注释

秋节:指秋天的时节。 新已尽:刚刚结束。 雨疏:雨下得稀疏。 露山雪:显露出山上的雪。 西峰:指终南山的西峰。 稍觉明:稍微明亮了一些。 残滴:指雨滴。 犹未绝:还没有停止。 气侵:寒气侵入。 瀑布水:指瀑布中的水。 冻著:冻结。 白云穴:指山中的云雾缭绕之处。 今朝:今天。 灞浐雁:灞浐指灞水和浐水,雁指大雁,这里用以象征秋天的景象。 何夕:哪一天。 潇湘月:潇湘指潇水和湘水,月指月亮,这里用以象征远方的景色。 想彼:想象那里。 石房人:指居住在山中石屋的人。 对雪扉不闭:面对着雪,门不关。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