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题隐者居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简陋的生活环境和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展现了隐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诗中的“柴门常不关”和“片云孤木伴身闲”表现了隐者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而“犹嫌住久人知处”则反映了隐者对隐居生活的极致追求,不愿被人打扰。最后一句“见拟移家更上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隐者宁愿搬到更高更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要保持自己的清静。
题隐者居的赏析二
贾岛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诗中的“柴门常不关”和“片云孤木”不仅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隐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犹嫌住久人知处”则表现了隐者对隐居生活的极致追求,他不愿意因为名声而受到干扰,这种追求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表达。
题隐者居的赏析三
这首诗体现了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隐者不仅生活简朴,而且有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他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寻求更高更远的隐居之地,这种不断追求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普遍向往,他们希望通过隐居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修养。
译文
虽然他的家门常常不关,只有一片云和一棵树陪伴着他,使他感到闲适。但他还嫌住得太久,人们都知道他的住处,打算搬到更高的地方去。
注释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常不关:常常不关,表示隐者不拘小节,生活随意。
片云:指天空中的一小片云。
孤木:指孤独的一棵树。
伴身闲:陪伴着隐者,使隐者感到闲适。
犹嫌:还嫌。
住久:居住时间较长。
人知处:人们知道的地方。
见拟:打算。
移家:搬家。
更上山:搬到更高的地方去。
拼音
题隐者居-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