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锡珪-音频朗读
赏析
寄朱锡珪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远泊、古木、长江、旷野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梦泽吞楚大”和“闽山厄海丛”的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最后,“涛起屈原通”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诗歌的热爱。
寄朱锡珪的赏析二
贾岛的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长江人钓月”和“旷野火烧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长江边的宁静和旷野中风的猛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梦泽吞楚大”和“闽山厄海丛”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寄朱锡珪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贾岛对友人朱锡珪的寄赠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远泊与谁同”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而“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贾岛诗歌的艺术魅力。
译文
远离岸边的船只停泊在古老的树木旁。
在长江边,有人在月光下垂钓,宁静的夜晚。
旷野中,风势猛烈如同火在燃烧。
梦泽湖之大,仿佛能吞下整个楚国。
闽山的山峦阻隔了海的辽阔。
此刻,船底的水面波涛汹涌,如同屈原的诗篇。
注释
远泊:指远离岸边的船只停泊。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
长江:指中国最长的河流,这里泛指大河。
钓月:意指在月光下垂钓,形容宁静的夜晚。
旷野:广阔的原野。
火烧风:指风势猛烈,如同火在燃烧。
梦泽:指古代的湖泊名,这里泛指大湖。
吞楚大:意指湖泊之大,仿佛能吞下楚国(古代地名)。
闽山:指福建省的山。
厄海丛:指山峦阻隔了海的辽阔。
樯底:指船的底部。
涛起:指波涛汹涌。
屈原:指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这里用以比喻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