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可上人-音频朗读
赏析
送无可上人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清新的山色和僧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圭峰霁色新”和“独行潭底影”等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人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送无可上人的赏析二
贾岛的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僧人离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的“麈尾同离寺”和“蛩鸣暂别亲”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拟人手法,传达了僧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亲情的眷恋。而“数息树边身”则形象地表现了僧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送无可上人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贾岛对僧人无可上人的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僧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圭峰霁色新”和“终有烟霞约”等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僧人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诗中的“独行潭底影”和“数息树边身”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僧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在,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精神境界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贾岛诗歌中的佳作。
译文
圭峰的山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我在这里送别这位草堂中的僧人。
他带着拂尘一同离开了寺庙,蟋蟀的鸣叫声似乎在暂时告别亲人。
他独自一人行走在潭水边,潭水中映出了他的身影,他在树边稍作休息,呼吸了几口气。
最终,他将与山中的云雾和彩霞相约,天台山将成为他的近邻。
注释
圭峰:指山峰,圭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这里形容山峰的峻峭。
霁色:雨后天晴时天空的颜色,这里指山色清新。
草堂:指简陋的居所,这里指无可上人的住处。
麈尾:古代拂尘的一种,用麈的尾巴制成,这里比喻僧人。
蛩鸣:蛩,即蟋蟀,这里指蟋蟀的鸣叫声。
独行:独自一人行走。
潭底影:指潭水中的倒影。
数息:呼吸几次,形容时间短暂。
烟霞:指山中的云雾和彩霞,常用来比喻仙境或隐逸之地。
天台:指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名山,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