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贺兰作)-音频朗读
赏析
塞下曲(贺兰作)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繁花和秋天的荒凉,以及士兵出征和妻子孤独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闺中女子的寂寞。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的凄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
塞下曲(贺兰作)的赏析二
《塞下曲》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人的情感。诗中的“春花落尽蜂不窥”和“秋风始高燕不栖”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迁,也隐喻了人世的无常。而“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则直接点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分离和痛苦。
塞下曲(贺兰作)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深沉而不失细腻。诗人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的“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两句,更是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推向了高潮,使人不禁对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产生深刻的思考。
译文
你看不见春天的花已经落尽,蜜蜂不再来采蜜。你看不见秋天的燕子不再在这里筑巢。士兵们跟随军队去远方征战,美丽的妻子独自守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一个人睡觉自然会感到悲伤,何况还时常听到夜晚鸟儿的啼叫声。
注释
君不见:你看不见。
芳树枝: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春花落尽:春天的花朵都凋谢了。
蜂不窥:蜜蜂不再来采蜜,形容花已谢。
梁上泥:燕子筑巢的泥,这里指燕子。
秋风始高:秋风开始变凉。
燕不栖:燕子不在这里筑巢。
荡子:指出征的士兵。
从军事征战:跟随军队去征战。
蛾眉婵娟:形容女子眉目如画,美丽动人。
守空闺:守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指丈夫出征,妻子独守空房。
独宿:一个人睡觉。
堪下泪:足以使人流泪。
况复:何况。
时闻:时常听到。
鸟夜啼:夜晚鸟的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