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复制

完善

送杨山人归嵩阳-音频朗读

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阳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高适为送别杨山人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旧日梦想的破灭,而“一二故人不复见”则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三十六峰犹眼前”和“夷门二月柳条色”描绘了嵩山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在嵩阳找到内心的宁静。

复制

送杨山人归嵩阳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用“旧时心事已徒然”表达了对过去梦想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接受,而“一二故人不复见”则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夷门二月柳条色”和“流莺数声泪沾臆”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通过“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诗人以“惟余眷眷长相忆”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深的思念。

复制

送杨山人归嵩阳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高适以嵩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杨山人的送别之情。诗中“不到嵩阳动十年”和“旧时心事已徒然”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旧日梦想的感慨。而“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则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嵩山美景的赞美。诗中的“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通过春天的景色和鸟儿的叫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思念。最后,“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和“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理解和祝福,以及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复制

译文

时间匆匆,转眼十年就过去了,旧日的心事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曾经的朋友已经不复相见,但嵩山的三十六峰依旧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二月的夷门,柳树已经泛绿,春天的鸟儿的叫声让我泪湿衣襟。 我并不被隐居生活所吸引,我知道你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是为了忘记帝王的权势。 山人啊,你走好嵩阳的路,而我将永远怀念你。

复制

完善

注释

嵩阳:指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的中岳。 动十年:指时间流逝了十年。 徒然:白白地,没有结果。 一二故人:指几个老朋友。 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座山峰,这里泛指嵩山。 夷门:指嵩山的山门。 流莺:指春天的鸟儿。 泪沾臆:泪水沾湿了衣服。 凿井耕田:指隐居生活。 忘帝力:忘记帝王的权势。 眷眷:依依不舍的样子。 相忆:相互思念。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