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代

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复制

完善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音频朗读

赏析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图景,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关的辽阔和士兵的远征。接着“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士兵的同情和关切,他们面临的艰苦远超过内地的劳苦。诗中的“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队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和士兵的英勇。最后“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以一种期盼和平的愿望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向往。

复制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赏析二
高适的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士兵出征的描写,反映了唐代边塞的紧张局势和士兵的英勇。诗中“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环境,也表达了士兵离别家乡的悲壮。“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旗和官服的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士兵的忠诚。而“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则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和国家和平的期盼。

复制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士兵的送别,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士兵的敬意。诗中的“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以边塞的高远和辽阔为背景,突出了士兵出征的悲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通过对边关和内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通过对军旗和官服的描绘,展现了士兵的英勇和忠诚。最后“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和国家和平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复制

译文

登上陇山之巅,远行的你将与临洮告别。 我想问问边关的事务,是否比州县的劳苦更加艰难。 军队的仪容随着红色的军旗,树木的绿色吸引着官员的青袍。 谁能斩断匈奴首领的力量,今年的太白星高悬,预示着国家的安宁。

复制

完善

注释

践:踏,这里指登上。 陇首:指陇山的山顶,陇山位于今甘肃省。 远别:指远行。 临洮:指临洮县,今甘肃省临洮县。 关山:指边关的山。 事:指边关的事务。 州县:指地方行政区划。 劳:指劳苦。 军容:指军队的仪容。 赤羽:指红色的军旗。 树色:指树木的绿色。 引:吸引。 青袍:指官员的官服,这里指白少府。 谁断:指谁能斩断。 单于:指匈奴的首领。 臂:比喻力量。 太白:指太白星,古代认为太白星高悬象征国泰民安。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