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梁行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古大梁行-音频朗读
赏析
古大梁行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古都大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诗中“古城莽苍饶荆榛”一句,以荒芜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侠客和行人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古之情。
古大梁行的赏析二
《古大梁行》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诗人通过对古城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魏王宫观尽禾黍”与“军容带甲三十万”之间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狐狸迹”象征着荒废,“白璧黄金”象征着昔日的荣华,这些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古大梁行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对古都大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全盛须臾哪可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侠客和行人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译文
古城荒芜,草木丛生,骑马穿行其中,心中充满忧愁。昔日魏王的宫殿和楼台,如今都变成了农田。信陵君的宾客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尘土。回忆起昔日的繁华都市,高大的车子光彩夺目,歌声和钟声此起彼伏。军队威武,穿戴盔甲的士兵有三十万,国家的疆域广阔,连绵不断的军营延伸千里。国家的全盛时期短暂而无法言说,高台和曲折的池塘已不复存在。荒废的遗址上,只有狐狸的足迹,古老的土地上只剩下草木的根。傍晚的天空中,树叶随风飘落,心中充满悲伤,手抚宝剑,面对秋草,悲伤地歌唱。侠客们还在传颂朱亥的名字,行人还能认出夷门的道路。白璧和黄金,贵族们拥有的宝刀和骏马,如今都堆积在山丘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凄凉,无法询问,只有东流的水见证了这一切。
注释
莽苍: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饶:多,丰富。
荆榛:指荆棘和榛子树,泛指荒芜的草木。
魏王:指魏国的国王,这里可能指代历史上的魏国。
宫观:宫殿和楼台。
禾黍:指庄稼,这里泛指农田。
信陵:指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的贵族。
雄都:指雄伟的都城。
轩车:高大的车子。
照耀:形容光彩夺目。
歌钟:指古代宴会时的音乐。
军容:军队的仪容。
带甲:穿戴盔甲。
国步:国家的疆域。
连营:指连绵不断的军营。
全盛:指国家最繁荣的时期。
须臾:片刻,短暂。
高台曲池:指高大的楼台和曲折的池塘。
遗墟:指荒废的遗址。
狐狸迹:指狐狸的足迹,形容荒凉。
古地:指古老的土地。
暮天:傍晚的天空。
摇落:指树叶等随风飘落。
怀抱:指心情。
抚剑:手抚宝剑。
悲歌:悲伤地歌唱。
侠客:指行侠仗义的人。
朱亥: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客。
夷门:指古代的城门。
白璧:白色的玉璧。
黄金:指黄金制成的器物。
万户侯:指拥有万户人家的贵族。
宝刀骏马:指珍贵的宝刀和骏马。
填山丘:形容数量众多,堆积如山。
年代:指时间的流逝。
凄凉:形容荒凉、萧瑟。
往来:指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