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音频朗读
赏析
咏史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尚有绨袍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贫寒士人的同情和关怀。诗人用“应怜范叔寒”来强调,即使在物质上有所赠予,但精神上的尊重和理解更为重要。后两句“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士人轻视的不满和批评,认为士人的价值不应仅仅被看作是普通的百姓。
咏史的赏析二
高适的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寒士人和普通百姓的境遇,表达了对士人境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用“尚有绨袍赠”来描绘出一幅士人虽然贫寒但仍有人关心的景象,而“应怜范叔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这些士人的同情和理解。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反思,认为士人不应被轻视,他们的价值不应被忽视。
咏史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境遇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通过“尚有绨袍赠”一句,描绘了士人虽然生活困苦但仍有人关心的现实,而“应怜范叔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这些士人的同情和理解。最后两句“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士人轻视的不满,认为士人的价值不应被忽视,他们的精神和才华应当得到尊重和认可。
译文
尽管还有人赠送绨袍,应该同情范增那样的贫寒人。
不知道天下的士人,是否还把他们看作是普通的布衣百姓。
注释
尚:还,仍然。
绨袍:一种质地较粗的袍子,这里指代贫寒的衣着。
赠:赠送。
应:应该,理应。
怜:怜悯,同情。
范叔:指范增,西汉初年的名将,因功封为列侯,后因不满刘邦而退隐。
寒:这里指贫寒,生活困苦。
天下士:指天下的士人,知识分子。
犹:仍然,还。
布衣: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普通百姓的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