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北楼-音频朗读
赏析
金城北楼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城北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边疆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两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宏伟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接着,诗人通过“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边疆的粗犷与壮丽。最后,诗人通过对垂钓老人和塞上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边疆士兵的同情。
金城北楼的赏析二
《金城北楼》这首诗以金城北楼为背景,通过对比自然景观和边疆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的深厚情感。诗中的“北楼西望满晴空”一句,不仅描绘了开阔的视野,也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而“湍上急流声若箭”则通过声音的比喻,传达了边疆的紧张气氛。诗人通过“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对边疆士兵的敬仰。最后,“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两句,以羌笛的哀怨声作为结尾,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金城北楼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高适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情感表达。诗中“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的热爱。而“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则通过动态和静态的对比,展现了边疆的紧张和宁静。诗人在“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中,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边疆士兵的尊敬。最后,“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两句,以羌笛的哀怨声作为象征,表达了边疆士兵的无尽哀愁和对和平的渴望。
译文
站在北楼向西望去,晴朗的天空下,连绵的山脉和积水的河流构成了一幅比画还要美的景色。湍急的河流上游,水流声如同箭一般迅速,城墙上空的残月,形状弯曲如弓。我羡慕那些在磻溪垂钓的老人,他们体验着人生的道理,思考着边塞老人的智慧。我想问边疆的士兵,那里还有什么事?直到现在,羌笛的哀怨声仍然回荡不息。
注释
北楼:指金城(今甘肃兰州)的北楼,是古代军事要塞。
晴空:晴朗的天空。
积水:指河流或湖泊。
连山:连绵的山脉。
胜画中:比画中的景色还要美丽。
湍上:指河流的上游。
急流:湍急的水流。
声若箭:形容水流声如箭一般迅速。
城头:城墙的顶部。
残月:不完整的月亮,通常指月末的月亮。
势如弓:形容月亮的形状像弓一样弯曲。
垂竿:垂钓。
磻溪老:指垂钓的老人,磻溪是地名,这里泛指。
体道:体验道理,领悟人生哲理。
犹思:仍然思考。
塞上翁:指边塞的老人。
边庭:边疆。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笛子。
怨无穷:无尽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