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赴安西-音频朗读
赏析
送李侍御赴安西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高适送别友人李侍御赴安西的赠别之作。诗中通过对李侍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首句“行子对飞蓬”以飞蓬比喻友人的漂泊,展现了李侍御的不安定和冒险精神。“金鞭指铁骢”则描绘了李侍御英姿飒爽的形象。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表达了对友人功名的期许和对其内心忧虑的理解。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勾勒出了一幅辽阔的边疆图景,最后以“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鼓励友人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送李侍御赴安西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送别的情感深度和壮阔的边塞景象。诗人用“行子对飞蓬”和“金鞭指铁骢”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李侍御即将踏上的边塞征途,既有飘泊的无奈,也有出征的豪迈。“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功名的追求与内心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诗的后两句,通过提及“燕支北”和“太白东”,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友人将面临的艰苦环境。最后一句“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则是对友人的鼓舞和激励,鼓励他以宝刀象征的勇气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送李侍御赴安西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高适以边塞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祝愿。诗中“行子对飞蓬”和“金鞭指铁骢”两句,不仅描绘了李侍御的形象,也反映了他即将踏上的边塞征途的艰辛与壮丽。诗人通过“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功名的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内心的关切。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地理方位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友人即将面对的挑战。最后一句“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能够以宝刀象征的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佳作。
译文
你像飘泊的飞蓬一样踏上了征途,手中握着金鞭,骑着铁青色的战马。
你的功名远在万里之外,而心中的忧虑却只能寄托在一杯酒中。
边疆的屏障在燕支的北面,而长安城则位于太白山的东边。
离别时的心情不要过于忧郁,看看你手中的宝刀,它是多么的锋利和雄壮!
注释
行子:指远行的人。
飞蓬:比喻飘泊无定的草。
金鞭:指华丽的马鞭。
铁骢:铁青色的马,这里指战马。
功名:指功业和名声。
心事:内心的忧虑或愿望。
虏障:指边塞的屏障。
燕支:古代地名,指燕山一带,这里泛指边疆。
秦城:指长安,古代秦国的都城。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这里可能指代长安的方位。
离魂:形容离别时的心情。
惆怅:心情不安,忧郁。
宝刀雄:指锋利的宝刀,象征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