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复制

完善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音频朗读

赏析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怀旧情怀的词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 上阕开头“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以雨打芭蕉的声音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回忆的氛围中。雨打芭蕉的声音仿佛是词人内心的哭泣,每一滴都击打着他的心灵,使他回想起过去的种种。这种声音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是词人情感的外化。 接下来,“欲眠还展旧时书”,词人因为无法入睡而再次翻阅旧时的书信。这些书信中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情。然而,“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即使是这些曾经熟悉的小字,现在看起来也感到生疏,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情感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去。 下阕中,“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词人因为长时间的翻阅而感到疲倦,书本也因此变得凌乱。当他再次拿起书本时,却发现字迹已经变得模糊,无法辨认。这不仅是因为时间的流逝使得纸张变得陈旧,更是因为词人内心的情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最后,“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词人独自坐在幽暗的窗前,冷雨敲打着窗户,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他。他心中明白,过去的情感已经耗尽,但却又在问自己是否还存有爱意。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正是词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雨打芭蕉、翻阅旧书等细节描写,将词人的怀旧和感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词人运用“鸳鸯小字”、“缃帙乱”等象征性的词语,进一步加深了词作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复制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的赏析二
在这首《临江仙》中,以“点滴芭蕉心欲碎”开篇,描绘了雨打芭蕉的声音,这种声音在他听来令人心碎,唤起了对过去的回忆。“声声催忆当初”进一步强调了回忆的不可避免和情感的强烈。 “欲眠还展旧时书”表明词人在夜晚想要入睡,却又翻开了昔日的书信,这书信可能包含了与爱人的往昔情事。“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通过对鸳鸯小字的描写,回忆起当时书写时的生疏感,这不仅体现了对爱人的怀念,也反映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 下片中,“倦眼乍低缃帙乱”描绘了词人因疲倦而视线模糊,书本也显得杂乱无章,这种状态加深了词人的孤独感。“重看一半模糊”反映了词人在追忆往昔时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幽窗冷雨一灯孤”以幽静的窗户、冷雨和孤灯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表达了词人对情感是否已经消失的疑惑,以及对情感依旧存在的渴望。

复制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的赏析三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面对旧物、旧情,心中的惆怅和感慨。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开篇便以芭蕉叶上的雨点滴落,如同敲击在心上,引发了对往昔的深深回忆。这种回忆是如此强烈,仿佛要将人的心都击碎。 “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词人在夜深欲眠时,却忍不住翻开旧时的书籍。那上面鸳鸯般的小字,是过去与爱人共同书写的,即使现在字迹已经生疏,但那些甜蜜的时光却仍旧历历在目。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由于长时间的凝视和回忆,词人的眼睛开始感到疲倦,当他再次低头看向书籍时,发现书页已经变得凌乱。再次阅读时,那些熟悉的文字也变得模糊起来,仿佛过去的记忆也在逐渐淡去。 “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窗外是冷雨敲窗,室内是孤灯一盏,词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窗前,感受着这份孤独和凄凉。他心中明白,那些曾经的感情已经逝去,但却又忍不住问自己,是否还有一丝情感残留? 这首词以雨夜为背景,通过芭蕉、旧书、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词人的情感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体现。

复制

译文

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声音让我心如刀割,每一声都唤起对过去的回忆。想要入睡,却又不由自主地翻开了旧时的书信。看着那些亲昵的话语,我还记得当时书写时的生疏。 疲倦的双眼刚刚低垂,书籍显得杂乱无章,我再次翻看,却发现一半的内容都已变得模糊不清。在幽静的窗户旁,冷雨中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我以为情感应该已经消失,但内心却仍然充满了情感。

复制

完善

注释

点滴:形容雨滴的声音。 芭蕉:一种植物,其叶大,常用来象征愁绪。 鸳鸯小字:指书信中的亲昵话语。 缃帙:浅黄色的书套,这里指书籍。 幽窗:幽静的窗户。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