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音频朗读
赏析
望夫石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伤感的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等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云鬟烟鬓与谁期”,诗的首句即描绘了这位女子的外貌,她拥有如云似烟的秀发,美丽动人。然而,这样的美丽却无人欣赏,她正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归来,但这个人却迟迟未归。这里的“与谁期”暗示了她的期待和失落,她不知道自己的等待是否会有结果。
“一去天边更不归”,第二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悲伤。她的爱人已经离开,像去了天边一样遥远,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这里的“天边”象征了极度的遥远和无法触及,而“更不归”则表达了她的绝望和无奈。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后两句则运用了一个古老的典故。九疑山下的女子,指的是娥皇和女英,她们是舜帝的妃子,舜帝死后,她们在九疑山上痛哭流涕,泪水洒落在竹子上,形成了斑竹。她们对舜帝的思念之情,如同这斑竹一样,历经千秋仍然不变。诗人将这位女子与九疑山下的女子相比,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等待。她的等待,就像九疑山下的女子一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她的思念和等待都不会改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等待。她的等待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但她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永远不会改变。这首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即使面对无尽的等待和失落,爱情仍然能够让人坚守和执着。
望夫石的赏析二
首句“云鬟烟鬓与谁期”描绘了女子如云的发鬟和如烟的鬓发,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美貌和对约定之人的期待。“一去天边更不归”则表达了女子对远行之人不再归来的哀怨和失望。
“还似九疑山下女”通过比喻,将女子比作九疑山下等待舜帝归来的女子,九疑山是舜帝南巡时去世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女子的忠贞和等待。“千秋长望舜裳衣”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对远去之人的长久思念,她仿佛在千秋万代中始终在等待着那个人的归来。
望夫石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了哀怨与思念之情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云鬟烟鬓与谁期”,开篇即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浓密,如烟般轻盈。这样的描述突显了女子的美丽与高贵。然而,她所期待的人却迟迟未归,这为她增添了一份哀怨和期盼。
“一去天边更不归”,这句诗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心境。她的心上人已经远去天边,而且可能再也不会回来。这种绝望的思念和等待,使得女子的心情更加沉重和痛苦。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九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舜帝南巡时曾在此逝世,其妻娥皇、女英闻讯赶来,痛哭流涕,泪洒竹林,化为斑竹,又称湘妃竹。这里将女子的思念之情与娥皇、女英对舜帝的思念相提并论,使得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她的哀怨和期盼也更具感染力。同时,通过“千秋长望”这样的描述,更加突出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时间之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美丽女子的哀怨和期盼,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深感慨。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译文
如云的发鬟和如烟的鬓发,我在等待着谁的归来?你一旦离去,就像到了天边,再也不回来了。我还像那位九疑山下的女子,千秋万代地望着你归来的衣衫。
注释
云鬟:形容女子的发鬟如云般美丽。
烟鬓:形容女子的鬓发如烟般轻盈。
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境内,相传舜帝南巡时崩于九疑山。
舜裳衣:指舜帝的衣衫,这里用来象征等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