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萧关-音频朗读
赏析
望萧关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人以儿童探火和妇女缝旗的细节,表现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通过“川绝衔鱼鹭,林多带箭麋”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战争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以及对生命的无情摧残。
望萧关的赏析二
《望萧关》是朱庆馀对边塞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残酷。
望萧关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风沙、儿童、妇女、鹭鸟和麋鹿等元素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战争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朱庆馀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他通过自己的笔触,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译文
天色逐渐昏暗,风沙遮蔽了视线,我即将到达萧关。边塞的小孩们也在探查火情,妇女们忙着缝制旗帜。河流断绝了,鹭鸟捕食着鱼类;森林里,许多麋鹿身上带着箭伤。我只是短暂地来到这片战争之地,不敢深入吟咏,以免触动心中的悲伤。
注释
渐见:逐渐看到。
风沙暗:指风沙遮蔽了视线,使得天空变得昏暗。
萧关: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欲到时:即将到达的时候。
儿童:指小孩子。
能探火:能够去探查火光,这里可能指儿童勇敢地去探查敌情。
妇女:指成年女性。
解缝旗:懂得制作和修补战旗。
川绝:河流断绝,指河流被阻断。
衔鱼鹭:鹭鸟捕食鱼,这里形容鹭鸟因为河流断绝而捕不到鱼。
林多:森林茂密。
带箭麋:指麋鹿身上带着箭伤,可能是指被猎人射中的麋鹿。
暂来:暂时来到。
戎马地:指战场,战争发生的地方。
不敢:不敢轻易。
苦吟诗:指不敢过多地吟咏诗歌,可能是因为战争的残酷让人不敢轻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