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故园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尊中美酒长须满,身外浮名总是闲。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复制

完善

归故园-音频朗读

赏析

归故园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桑柘骈阗数亩间”和“门前五柳正堪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而“尊中美酒长须满,身外浮名总是闲”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最后两句“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更是深化了这种超脱,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需再追求外在的隐居之地。

复制

归故园的赏析二
朱庆馀的这首诗以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对比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世俗名利的虚无,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的“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两句,不仅描绘了田园的自然景色,更隐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于焉已是忘机地”一句,则表明诗人在这片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不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复制

归故园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朱庆馀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诗人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桑柘骈阗数亩间”和“竹径有时风为扫”等句子,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的自然美,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而“何用将金别买山”一句,则是对那些用金钱追求外在隐居之地的人的讽刺,表明真正的隐居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复制

译文

桑树和柘树并列在几亩田园之间,门前的五棵柳树正好可以攀爬。酒杯里的美酒总是要斟满,世俗的虚名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竹林中的小径有时被风吹扫,简陋的家门平时常常关闭。在这里我已经忘却了世俗的心机,何必还要用金钱去购买山野隐居之地呢?

复制

完善

注释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种在田园中。 骈阗:并列,这里形容树木排列整齐。 数亩:几亩地。 五柳:指门前的五棵柳树。 尊中:指酒杯。 长须满:指酒杯要斟满。 浮名:虚名,指世俗的名誉地位。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 风为扫:风吹动,如同扫过。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门,指简陋的家门。 日常关:指平时常常关闭。 忘机:忘却世俗的心机。 金别买山:用金钱购买山野隐居之地。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