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代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复制

完善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音频朗读

赏析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小寒时节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活力与和谐。喜鹊筑巢、寻找食物,霜鹰和野鸡的活动,都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复制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的赏析二
诗中的“春冬正月交”不仅描述了小寒时节的气候特点,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转。诗人通过自然界生物的活动,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即将复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复制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的赏析三
这首诗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写照。喜鹊、霜鹰和野鸡等动物在寒冷的气候中依然活跃,显示了自然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诗人通过这些生物的活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复制

译文

小寒时节,喜鹊在寒冷中筑起新巢。 它们在河流弯曲处寻找食物,嘴里含着食物绕着树梢飞翔。 霜冻中的鹰面向北方,而野鸡则隐藏在草丛中。 不要责怪这严寒的气候,因为正是春冬交替的时节。

复制

完善

注释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标志着天气开始变冷。 大吕: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音律名,这里可能用来比喻寒冷的气候。 欢鹊:快乐的喜鹊。 垒新巢:筑新巢。 拾食:寻找食物。 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 衔紫:嘴里含着紫色的东西,这里可能指喜鹊衔着食物。 霜鹰:霜冻中的鹰。 近北首:面向北方。 雊雉:一种鸟,即野鸡。 隐丛茅:隐藏在草丛中。 严凝切:形容天气寒冷。 春冬正月交:春天和冬天交替的时节,即小寒时节。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