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音频朗读
赏析
青楼曲二首的赏析一
《青楼曲二首》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了盛唐时期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靡。第一首诗通过“白马金鞍”和“旌旗十万”展现了皇帝出征的场面,而“楼头小妇鸣筝坐”则描绘了宫廷女性的闲适生活。第二首诗则通过“驰道杨花”和“红妆缦绾”进一步描绘了宫廷的美景和女性的娇艳,而“金章紫绶千馀骑”和“夫婿朝回初拜侯”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追求和对权力的崇拜。
青楼曲二首的赏析二
王昌龄的这首诗通过对比宫廷内外的生活,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诗中的“白马金鞍”和“旌旗十万”象征着权力和战争,而“楼头小妇鸣筝坐”和“红妆缦绾上青楼”则反映了宫廷女性的优雅和闲适。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青楼曲二首的赏析三
《青楼曲二首》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通过“飞尘入建章”和“杨花满御沟”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宫廷的繁华景象。同时,诗中的“金章紫绶千馀骑”和“夫婿朝回初拜侯”也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
译文
第一首诗:
骑在白马上,金鞍闪耀,跟随皇帝出征,旌旗飘扬,十万大军驻扎在长杨树下。楼上的年轻妇女弹奏着筝,远远地看到尘土飞扬,知道是皇帝的车队进入了建章宫。
第二首诗:
宽阔的驰道上,杨花飘落,覆盖了皇宫的水沟,女子精心打扮,发髻高高挽起,站在青楼之上。许多身穿金章紫绶的骑士,千骑之多,她们的丈夫早晨上朝回来,刚刚被封为侯爵。
注释
白马金鞍:指骑白马,配金鞍的骑士,象征贵族或将领。
武皇:指皇帝,这里可能特指某位武功显赫的皇帝。
旌旗:军旗。
宿长杨:指军队驻扎在长杨树下。
楼头小妇:指在楼上的年轻妇女。
鸣筝:弹奏筝。
飞尘:指尘土飞扬,形容行进迅速。
建章:可能指宫殿或宫廷。
驰道:指宽阔的道路。
杨花:杨树的花。
御沟:皇宫中的水沟。
红妆:指女子的妆容。
缦绾:女子的发髻。
青楼:古代指妓院或娱乐场所。
金章紫绶: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千馀骑:指众多的骑士。
夫婿:指丈夫。
朝回:指上朝回来。
初拜侯:指刚被封为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