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长歌行-音频朗读
赏析
长歌行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旷野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旷野饶悲风”和“飕飕黄蒿草”营造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而“系马倚白杨”和“谁知我怀抱”则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长歌行的赏析二
王昌龄的《长歌行》以旷野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诗中的“北登汉家陵”和“南望长安道”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行动,更象征着对过去辉煌的回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高皇子孙尽”和“千载无人过”则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人世的变迁。诗人在诗的结尾提出“人生须达命”,倡导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享受当下,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长歌行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旷野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中的“系马倚白杨”和“谁知我怀抱”反映了诗人对战友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而“宝玉频发掘”和“精灵其奈何”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对神灵的无奈。诗人在诗的最后提出“有酒且长歌”,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快乐,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译文
在广阔的原野上,凄厉的风声中,荒草随风摇曳。我将马拴在白杨树下,倚靠在树旁,有谁知道我内心的忧愁?曾经的战友,如今相遇,都已年老。向北攀登汉朝的陵墓,向南眺望通往长安的道路。下面是枯萎的树根,上面是鼯鼠的巢穴。汉朝的皇族后代已经消失,千年来无人经过这里。珍贵的玉石被频繁挖掘,神灵对此又能如何?人生应该理解命运,既然有酒,就让我们尽情歌唱。
注释
旷野:广阔的原野。
饶:多,丰富。
悲风:凄厉的风。
飕飕:形容风声。
黄蒿草: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泛指荒草。
系马:将马拴住。
倚:依靠。
白杨:一种树,这里指白杨树。
怀抱:内心,心情。
同袍者:战友,同伴。
相逢:相遇。
衰老:年老。
北登:向北攀登。
汉家陵:指汉朝的皇陵。
南望:向南眺望。
长安道:指通往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
枯树根:枯萎的树根。
鼯鼠窠:鼯鼠的巢穴。
高皇:指汉朝的皇帝。
子孙:后代。
宝玉:珍贵的玉石。
精灵:指神灵。
达命:理解命运,顺应天命。
长歌:长时间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