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音频朗读
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傍晚,山间的光影突然向西边落下,而池塘上的月亮则渐渐从东方升起。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散开头发,享受着夜晚的清凉。他打开窗户,悠闲地躺在宽敞的地方。这两句展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一阵微风吹过,荷花散发出阵阵香气;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夜晚,荷花与竹林的交融,使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宜人的世界。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诗人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却遗憾没有知音来欣赏。这里诗人借“鸣琴”之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与人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因为感受到这些,诗人开始怀念起老朋友辛大。在这寂静的夜晚,他因思念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夜晚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具有情感深度。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二
诗中“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月亮东升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晚画面。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散着头发,乘着夜晚的凉意,打开窗户,躺在宽敞的地方,享受着夏夜的宁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来,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夏夜的清新和宁静。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诗人想要弹奏琴声,却遗憾没有知音来欣赏,表达了他对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的渴望。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感慨地怀念起远方的朋友,深夜的思绪让他的梦境也变得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三
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夜晚,诗人在南亭中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同时怀念着远方的友人。诗中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以山和月的移动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则通过荷风和竹露的声音,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转入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背景,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译文
山边的夕阳突然落下,池中的月亮渐渐升起在东边。
我解开头发,享受傍晚的凉爽,打开窗户躺在宽敞的地方。
荷花的香气随风而来,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想要拿起琴来弹奏,遗憾的是没有知音来欣赏。
这让我思念起远方的朋友,在深夜里梦中也劳心劳力。
注释
山光:山的景色。
池月:池中的月亮倒影。
发:解开。
乘:享受。
轩:窗户。
卧闲敞:躺在宽敞的地方。
荷风:荷花的香气随风飘来。
鸣琴:弹奏琴。
知音:懂得音乐的人,这里指理解自己的人。
中宵: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