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复制

完善

登鹿门山怀古-音频朗读

赏析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一
孟浩然的《登鹿门山怀古》是一首充满怀古之情的诗作。诗人以清晨的兴致勃发为起点,顺流而下,来到鹿门山,展开了一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追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力。同时,通过对庞德公等隐士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风亮节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复制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鹿门山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怀念。诗中的“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不仅描绘了山中曲折的水路,也隐喻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曲折追求。而“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则生动地再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诗的结尾处,通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无尽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复制

登鹿门山怀古的赏析三
《登鹿门山怀古》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鹿门山的自然风光,更通过对古代隐士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庞德公等隐士的敬仰之情。而“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隐士足迹的追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与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复制

译文

清晨,兴致勃发,我顺流而下越过江边的山。沙地上的鸟儿近处才能识别,水边的树远看却难以辨认。渐渐地,我来到了鹿门山,山色青翠,阳光明媚。山岩中的水潭曲折,船儿在其中多次回转。我听说古代的隐士庞德公曾在此采药,但最终没有回来。他在金光闪闪的山涧中采集灵芝,躺在长满苔藓的石床上。我感慨往事,攀援着去追寻那些隐士的足迹。隐士的踪迹至今还在这里,但他们高尚的风范已经远去。白云何时散去,红色的桂花依旧曲折地生长。我深入研究,意犹未尽,直到傍晚时分才乘船返回。

复制

完善

注释

清晓:清晨。 兴来:兴致勃发。 乘流:顺流而下。 越:越过。 江岘:江边的山。 沙禽:沙地上的鸟。 近方识:近处才能识别。 浦树:水边的树。 遥莫辨:远看无法辨认。 鹿门山: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翠微:指山色青翠。 岩潭:山岩中的水潭。 屈曲:曲折。 舟楫:船和桨,这里指船。 庞德公:古代隐士。 采药:采集草药。 金涧:金光闪闪的山涧。 饵芝朮:指采集灵芝等草药。 石床:石头做的床。 苔藓:一种植物,生长在潮湿的石头上。 纷吾:我感到。 感耆旧:感慨往事。 结揽:攀援。 事攀践:从事攀登。 隐迹:隐士的足迹。 高风:高尚的风范。 邈已远:已经远去。 白云:象征隐士的超脱。 丹桂:红色的桂花。 偃蹇:曲折的样子。 探讨:深入研究。 意未穷:意犹未尽。 回艇:返回船上。 夕阳晚:傍晚时分。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