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顶-音频朗读
赏析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一
孟浩然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望楚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诗中“山水观形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襄阳美会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襄阳之美。诗人对楚山的向往和未曾攀登的遗憾,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渴望。诗中“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形象地描绘了楚山的险峻和雄伟。最后,诗人在傍晚时分骑马下山,月光与深溪的景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深邃。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孟浩然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山水观形胜”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诗中的“襄阳美会稽”不仅赞美了襄阳的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在“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中,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楚山的高耸和险峻。而“晴明试登陟”和“目极无端倪”则表现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开阔视野和对未知的探索。整首诗的结尾,以“萝月映深溪”的宁静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登望楚山最高顶的赏析三
孟浩然的这首诗以“登望楚山最高顶”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诗中的“山水观形胜”和“襄阳美会稽”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石壁疑削成”和“众山比全低”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使楚山的壮丽景色跃然纸上。而“云梦掌中小”和“武陵花处迷”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楚山的宏伟与独特。最后,诗人以“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作为结尾,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译文
观赏山水,襄阳的美景堪比会稽。楚山的最高峰,我从未攀登过。陡峭的石壁似乎被刀削过,周围的山都显得矮小。在晴朗的天气中尝试攀登,极目远望,却看不到边际。云梦泽在手中显得渺小,武陵的花开得让人迷失方向。傍晚时分骑马下山,月光映照在深深的溪谷中。
注释
山水观形胜:山水,指自然景观;观,观赏;形胜,指景色优美,有特殊形态的胜地。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美会稽: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这里用以形容襄阳之美。
最高唯望楚:最高,指楚山的最高峰;唯,只有;望楚,即望楚山,山名。
曾未一攀跻:曾,曾经;未,没有;一,一次;攀跻,攀登。
石壁疑削成:石壁,指山崖;疑,好像;削成,形容山崖陡峭,如同被刀削过。
众山比全低:众山,指周围的山;比,比较;全低,全部都低。
晴明:天气晴朗。
试登陟:试,尝试;登陟,攀登。
目极无端倪:目极,极目远望;端倪,边际,轮廓。
云梦:指云梦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北省。
掌中:比喻极小。
武陵:地名,今湖南省武陵山区。
花处迷:花处,指花开的地方;迷,迷失。
暝还:暝,傍晚;还,返回。
归骑下:骑下,指骑马下山。
萝月:指藤萝缠绕的月光。
映深溪:映,照射;深溪,深谷中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