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复制

完善

自洛之越-音频朗读

赏析

自洛之越的赏析一
这首诗反映了孟浩然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的失望。“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则描绘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喜爱和对洛阳尘世的厌倦。“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通过扁舟和长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辞别官场,追求自由的生活。最后一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则是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复制

自洛之越的赏析二
孟浩然的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的“遑遑三十载”和“书剑两无成”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功名的失望。而“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则通过山水和风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喜爱和对洛阳尘世的厌倦。诗中的“扁舟泛湖海”和“长揖谢公卿”则通过扁舟和长揖的意象,象征了诗人辞别官场,追求自由的生活。最后一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则是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复制

自洛之越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的“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的失望。而“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则通过山水和风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喜爱和对洛阳尘世的厌倦。诗中的“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通过扁舟和长揖的意象,象征了诗人辞别官场,追求自由的生活。最后一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则是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这首诗语言平实,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孟浩然诗歌艺术的典型代表。

复制

译文

岁月匆匆,转眼已是三十年,我既没有读书成才,也没有习武立功。 我游历江南的山水,厌倦了洛阳的尘世纷扰。 乘着小船在江湖间漂泊,向朝廷的公卿大臣们辞行。 暂且享受杯中的美酒,谁还去计较世间的名利。

复制

完善

注释

遑遑: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书剑:指读书和习武,代表求取功名。 吴越:指古代吴国和越国的地域,泛指江南一带。 风尘:指尘世间的纷扰。 洛京:指洛阳,古代东都,唐代的京城之一。 扁舟:小船。 泛湖海:泛指在江湖之间漂泊。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 谢公卿:指辞别朝廷的公卿大臣。 且乐:暂且享受。 杯中物:指酒。 谁论:谁还去计较。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