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复制

完善

晚泊浔阳望庐山-音频朗读

赏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孟浩然在旅途中对名山的向往和对慧远大师的敬仰。首句“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表达了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对名山的渴望,但一路上并未遇到。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转折到诗人终于在浔阳城外见到了庐山的香炉峰,这种由期待到实现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名胜古迹的向往。

复制

晚泊浔阳望庐山的赏析二
诗中的“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反映了孟浩然对慧远大师的崇敬之情,他通过阅读慧远的传记,对这位远离尘世的高僧产生了深深的敬仰。而“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则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听到东林寺的钟声,却未见到人影,这种宁静和空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复制

晚泊浔阳望庐山的赏析三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如“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与“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之间的对比,以及“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与“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之间的转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如“香炉峰”象征着诗人对名山的向往,而“钟声”则象征着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复制

译文

扬帆远航数千里,一路上未曾遇见名山。 停船在浔阳城外,才首次见到香炉峰的美景。 曾阅读过慧远大师的传记,长久怀念他远离尘世的修行踪迹。 东林寺就在附近,傍晚时分,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复制

完善

注释

挂席:指扬帆,挂起帆布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几千里:形容距离非常远。 名山:著名的山,这里指有名的风景名胜。 都未逢:都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泊舟:停船靠岸。 浔阳郭:浔阳,古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郭,指城外。 始见:才看到。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因形似香炉而得名。 尝读:曾经读过。 远公传:指关于远公(慧远)的传记,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 永怀:长久怀念。 尘外踪:指远离尘世的踪迹,这里指慧远的修行之地。 东林精舍:东林寺,位于庐山,是慧远修行的地方。 日暮:傍晚时分。 空闻钟:只听到钟声,没有见到人,形容寺庙的宁静。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