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于是作《哀溺》。

复制

完善

哀溺文序-音频朗读

赏析

哀溺文序的赏析一
贪财的危害:文章通过一个溺水者因贪恋腰间的千钱而不肯放弃,最终导致自身溺亡的故事,揭示了贪财的危害。 生命的价值:故事中,同游的伙伴试图劝说溺水者放弃钱财以保全生命,但溺水者因贪婪而忽视了生命的价值。 讽刺与警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为了财富而不顾生命的人,并警示读者不应因一时的贪念而失去理智。 简洁有力的语言:柳宗元的语言简洁有力,通过对话形式,使得故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

复制

哀溺文序的赏析二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湘江水位突然暴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江。船行至江中时,船突然破裂,所有人都落水了。其中一人尽管尽力游泳,却游得很慢。他的同伴问道:“你最擅长游泳,今天怎么落在了后面?”他回答说:“我腰上挂着千文钱,很重,所以游不快。”同伴建议他丢掉钱财,但他只是摇头拒绝。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已经游到对岸的人站在岸上大声呼喊,责备他愚蠢至极,甚至生命都将不保,还执着于那些钱财。然而,他依然摇头,最终溺水身亡。 柳宗元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执着于物质利益而忽视生命价值的人的悲哀。这个故事警示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而应该懂得在关键时刻放弃一些东西,以保全生命。这个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至今仍具有警示意义。

复制

哀溺文序的赏析三
这篇古文《哀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贪婪和生命选择的寓言故事。 首先,文中描述了永州的人都很擅长游泳,这种普遍的游泳技能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一日,当湘水暴涨时,有五六个擅长游泳的人乘坐小船渡湘水。在船行至江心时,小船破了,所有的人都跳入水中游泳。这是故事的开始,预示着即将发生一场考验。 然后,文中描绘了一个特殊的场景,其中一人虽然尽力游泳,但却不如其他人游得快。他的同伴不解地问他:“你游得最好,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他回答:“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很重,所以落后了。”这里揭示了故事的关键矛盾:生命与财富的选择。 接着,同伴建议他丢掉铜钱,但他却拒绝了,只是摇了摇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游泳的力气越来越弱。已经游到岸边的同伴大声地呼喊他,告诉他为了金钱而丧命是多么愚蠢。但他仍然只是摇头,最终溺水而死。这里,我们看到了贪婪如何导致了一个人的死亡。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此事的哀悯,并指出:“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发生吗?”这是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总结和反思,他用这个故事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为贪婪而丧失了理智,以至于在面临生命威胁时仍坚持不舍。 总的来说,《哀溺》这篇古文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因贪婪而丧命的人的形象,并借此警示我们要理性看待财富和生命的关系,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复制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一天,洪水突然暴涨,有五六个百姓乘坐小船横渡湘江。船到江中时破了,大家都跳入水中游泳。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游泳,但游得非常吃力。他的伙伴们说:“你平时游泳是最棒的,今天为什么落后了?”他回答说:“我的腰上缠着千文钱,太重了,所以落后。”伙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游得更加吃力了。已经游到岸上的伙伴们在岸上呼喊他并且大声责骂:“你太愚蠢了,太贪婪了,眼看就要没命了,还要钱财有什么用?”他还是摇头。最后,他沉入水中淹死了。我对此感到非常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贪图更多的财富而失去生命吗?因此,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哀溺》。

复制

完善

注释

永之氓:永州的百姓(永州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咸:都。 湘水:湘江。 中济:渡到一半。 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里指正常游水。 侣:伙伴。 蔽:蒙蔽,这里指对事物认识的不清。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