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复制

完善

钴鉧潭西小丘记-音频朗读

赏析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赏析一
柳宗元的《钴鉧潭记》是一篇描述钴鉧潭及其周围景色的游记散文。全文通过生动的笔触,将钴鉧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章开头,作者以寻访钴鉧潭的过程为线索,逐步引领读者进入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他描述了潭的位置、形状以及周围的景色,特别是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钴鉧潭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接着,作者通过购买钴鉧潭的经历,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珍视。他通过询问潭的主人和价格,展现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关心和好奇。当得知这是唐氏家族的弃地,而且价格只有四百文时,作者毫不犹豫地购买下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慷慨,也显示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追求。 在治理钴鉧潭的过程中,作者通过铲除杂草、砍伐恶木、焚烧污秽,使得潭边的景色焕然一新。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钴鉧潭的观赏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改造自然的决心。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钴鉧潭在沣、镐、鄠、杜等地的昂贵与在此地的被弃置,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眼光的批判和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他认为钴鉧潭之所以被农夫渔父所轻视,是因为他们无法领略其真正的美。而作者与深源、克己等人却能够欣赏到它的美,这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缘分。这种对于美的独特认识和珍视,使得这篇文章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内涵。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将钴鉧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也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人文作品。它引导我们去欣赏自然之美,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珍视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复制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赏析二
《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柳宗元在被贬谪期间创作的散文,通过描绘一座小山丘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文章的开头,作者以“得西山后八日”为引子,暗示了他在被贬谪期间的孤独和寂寞。通过“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作者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秘的自然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探索。 文章中,作者对小山丘的描述尤为生动。他用“其石之突怒偃蹇”等形象的词汇,描绘了石头的奇特形态。同时,作者还通过“若牛马之饮于溪”等比喻,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问其主”和“问其价”等情节,揭示了小山丘被遗弃的原因。作者对这种世俗的价值观进行了批判,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以金钱来衡量。最后,作者以“书于石”的方式,表达了对小山丘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复制

钴鉧潭西小丘记的赏析三
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柳宗元通过对钴鉧潭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奇石的形态。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作者对于钴鉧潭的自然景观表现出极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如“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赏。 对世俗价值的反思:文章中提到钴鉧潭被唐氏废弃,且售价低廉而无人问津,作者反思了社会上对于自然美景的忽视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柳宗元通过购买钴鉧潭,并与友人共同欣赏其美景,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语言的优美和节奏感:全文语言优美,节奏感强,如“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给人以美的享受。

复制

译文

得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我沿着山口向西北方向走了二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从潭边向西走二十五步,那里有一处水流湍急且深的地方,建有捕鱼的鱼梁。鱼梁上方有一座小丘,生长着竹子和树木。那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愤怒的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像角列的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数不胜数。那些高耸而下的部分,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那些高耸而上的,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座小丘面积不大,还不到一亩,可以轻松地拥有。我询问它的主人,得知这是唐家的废弃地,想卖掉却卖不出去。我询问价格,得知只需四百文钱。我出于同情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和元克己和我一起游玩,他们都感到非常高兴,这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我们立即拿来工具,割掉杂草,砍掉坏树,用大火焚烧。于是,美丽的树木和竹子显露出来,奇形怪状的石头也显现出来。站在小丘上望去,山高云浮,溪水流淌,鸟兽自由自在地游玩,一切都显得和谐而巧妙,仿佛在向小丘献技。躺在那里,清凉的感觉映入眼帘,潺潺的水声传入耳中,悠然空旷的感觉和心灵相交融,深邃宁静的感觉和内心相呼应。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两处这样的地方,即使是古代喜欢探奇的人,也许都无法达到。 唉!如果把这座小丘放在沣、镐、鄠、杜等地,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会争相购买,即使每天增加千金也买不到。现在它被遗弃在这个州,农夫渔夫经过时都看不起它,只卖四百文钱,连年都卖不出去。而我却和深源、克己独独喜欢它,这真的是命运的安排吗!我把这件事刻在石头上,以此来庆祝小丘的这次幸运的遭遇。 这篇游记通过对钴鉧潭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反思了世俗价值观念,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复制

完善

注释

西山:指作者所在地的西边的山。 寻:寻找。 山口:山的入口。 道:道路。 钴鉧潭:地名,潭名。 当:面对。 湍:急流。 鱼梁:指鱼梁洲,是河流中突出的一块地方,形似鱼梁。 丘:小山丘。 突怒:形容山石突出而有棱角。 偃蹇:形容山石曲折不平。 负土:背负着土壤。 争为:争相成为。 殆:几乎。 嵚然:形容山石险峻。 相累:相互堆积。 牛马之饮于溪:形容山石堆积像牛马在溪边饮水。 冲然:形容山石突出。 角列:形容山石如角排列。 登于山:形容山石如熊罴攀登山峰。 笼而有之:意为容易得到。 货:出售。 唐氏:指当地的一个家族。 售:卖出去。 怜:怜悯。 器用:工具。 刈:割。 秽草:杂草。 恶木:不好的树木。 嘉木:好的树木。 瀯瀯:形容水声。 匝旬:十天。 异地:别的地方。 沣、镐、鄠、杜:古代地名,指富饶之地。 贵游之士:贵族和游客。 遭:遭遇,指得到。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