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复制

完善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音频朗读

赏析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送别道标上人归南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的“悠然倚孤棹”和“却忆卧中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而“江草将归远”和“湘山独往深”则描绘了道标上人即将踏上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神秘。诗的后两句“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和“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禅意的追寻。

复制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赏析二
刘长卿的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却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悠然倚孤棹”和“却卧中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闲适心态,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江草将归远”和“湘山独往深”则通过自然景物,暗示了道标上人即将开始的修行之旅。诗的结尾“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更是以一种开放的疑问,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复制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刘长卿对道标上人归南岳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以“悠然倚孤棹”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而“却忆卧中林”则透露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诗中的“江草将归远”和“湘山独往深”通过对比,展现了道标上人即将踏上的修行之路,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修行的向往。最后,“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以一种禅意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复制

译文

我悠闲地靠在小船边,回忆起在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江边的草儿似乎在告诉我,我即将远离这里。 独自深入湘山的深处,白云和清澈的江水都无法留住我。 衡山的千峰错落,我要去禅房寻找,却不知道它在哪里。

复制

完善

注释

悠然:形容心境闲适,不急不躁。 倚:依靠,这里指靠在船边。 孤棹:孤单的船桨,这里指小船。 却忆:回忆起。 卧中林:指在山林中休息或隐居。 江草:江边的草。 将归远:即将远离。 湘山:指湖南省的衡山,又称南岳。 独往深:独自深入。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留不住:无法停留。 渌水:清澈的水。 去无心:指水自然流动,没有目的。 衡岳:即衡山。 千峰乱:形容山峰众多,错落有致。 禅房:僧人的住处,这里指道标上人的住处。 何处寻:在哪里寻找。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