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音频朗读
赏析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治国理念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赞美。诗中“大君忘自我”体现了皇帝的无私,“应运居紫宸”则显示了皇帝顺应天命的德行。诗人通过对皇宫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恩泽,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放弃享乐、关心民生的期望。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的赏析二
这首诗的语言华丽,意象丰富,通过对皇宫、宴会、音乐等场景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帝王形象。诗中的“南面朝万国”和“东堂会百神”等句子,不仅展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的赏析三
陈子昂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一句,既表现了皇帝在国家太平时期的享乐,也暗示了帝王事业的艰辛。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帝的理解和期望。同时,诗中的“卑宫昭夏德”等句子,也反映了诗人对皇帝品德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译文
皇帝忘却自我,顺应天命治理国家。他以明智的决策和顺应民心的举措,赢得了人民的歌唱和尊敬。皇宫宏伟,皇帝的治国大计和礼仪仪容都得到了展现。面朝南坐,接受各国的朝拜,东边的宴会场所聚集了众多神灵。皇宫的台阶上旗帜飘扬,天空中玉帛陈列。宫廷音乐和谐,皇帝的思考明智,他的威严和恩泽如同雷雨一般。在国家太平之时,确实享受娱乐,但帝王的事业本就艰难。皇帝愿意放弃瑶池的宴会,亲自去观察农民的春天。简陋的宫殿显示了皇帝的德行,尊敬老人和睦相处。作为微臣,我在此跪拜,以歌舞歌颂皇帝的改革和更新。
注释
大君:指皇帝。
忘自我:指皇帝不以个人私欲为先,忘却自我。
应运:顺应天命。
紫宸:皇宫中的紫微殿,代指皇宫。
揖让:古代礼节,指互相敬让。
明辟:明智的决策。
讴歌:歌唱。
顺人:顺应民心。
轩宫:指宏伟的宫殿。
帝图:帝王的图谋,即治国大计。
皇极: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礼容:礼仪的仪容。
南面:指皇帝面朝南坐,象征统治天下。
朝万国:指接受各国朝拜。
东堂:指皇宫的东边,这里指皇帝的宴会场所。
百神:指众多的神灵。
云陛:指皇宫的台阶。
旂:旗帜。
天庭:指天空,这里比喻皇宫的宏伟。
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和丝织品。
钟石:古代乐器,这里指宫廷音乐。
和:和谐。
睿思:明智的思考。
雷雨:比喻皇帝的威严和恩泽。
深仁:深厚的仁爱。
承平:指国家太平。
信娱乐:确实享受娱乐。
王业:指帝王的事业。
艰辛:艰难困苦。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皇宫中的宴会。
农扈:指农民。
春:指春天,象征生机和希望。
卑宫:指简陋的宫殿。
昭:显示。
夏德:指古代帝王的德行。
尊老:尊敬老人。
睦:和睦。
尧亲:指尧的子孙,这里指皇帝的亲属。
微臣:谦称,指自己。
拜手:古代礼节,指跪拜。
歌舞:指宫廷的歌舞。
颂:歌颂。
维新:指改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