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音频朗读
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观察龙的变化,引出了对至高无上阳气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诗中石林和幽洞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象征着仙道的深奥和难以捉摸。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得道者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仙道的渴望和追求。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二
陈子昂的这首诗,以龙的变化作为开篇,寓意着宇宙万物的变化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至高无上阳气的领悟。诗中的石林和幽洞,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求。通过对古代得道者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而世俗之人的嘲笑,则是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仙道的象征,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的赏析三
这首诗以龙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石林和幽洞的描写,不仅描绘了一幅幽深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对仙道神秘性的隐喻。诗人通过对古代得道者的描述,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向往。世俗之人的嘲笑,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最后,诗人以昆仑山上的瑶树作为追求的目标,象征着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学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译文
我观察到龙的变化,才知道那至高无上的阳气精华。
石林幽暗而密集,深幽的洞穴中没有人的足迹。
古代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他们的真实与宇宙的本原相合。
那些深奥的感觉不是通过形象来识别的,谁能理解这深奥的道理呢?
世俗之人只局限于眼睛所见,他们饮酒作乐,嘲笑那些道教炼丹的书籍。
昆仑山上有美玉般的树,我如何才能采摘到它的精华呢?
注释
观:观察,观看。
龙变化:指龙的形态变化,这里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至阳精:至高无上的阳气,指最纯净、最精华的阳气。
石林:指山石丛生,形容山石密布。
冥密:幽暗而密集。
幽洞:深幽的洞穴。
留行:留下足迹,这里指人迹罕至。
古之得仙道:古代得到成仙之道的人。
信与元化并:信,真实;元化,指宇宙的本原,这里指与宇宙的本原相合。
玄感:深奥的感觉或感应。
非象识:不是通过形象来识别的,指超越了形象的感知。
沈冥:深奥,难以理解。
世人:普通人,世俗之人。
拘目见:局限于眼睛所见,指局限于表面现象。
酣酒:畅饮,指饮酒作乐。
笑丹经:丹经,道教炼丹的书籍,这里指对道教炼丹术的嘲笑。
昆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仙境。
瑶树:美玉般的树,这里指仙境中的奇树。
采其英:采摘其精华,指追求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