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音频朗读
赏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和太阳的升起,表达了宇宙的循环和自然规律。诗人用“太极生天地”来说明万物的起源,而“三元更废兴”则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最后,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求和对人类智慧的怀疑,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的赏析二
陈子昂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微月”、“幽阳”、“圆光”等,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宇宙图景。诗中的“太极”和“三元”不仅是对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通过提问“三五谁能征”,诗人表达了对人类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真理探求的渴望。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的赏析三
这首诗体现了陈子昂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月亮和太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诗中的“太极”和“三元”不仅是对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考,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至精谅斯在”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敬畏,而“三五谁能征”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智慧的尊重和对真理探求的不懈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引人深思。
译文
初升的月亮在西海升起,太阳开始在东方交替升起。满月的光辉在东方天空中圆满,而月亮的阴魄在早晨已经凝结成形。太极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天、地、人三才和五行的兴衰更替。最精微的真理就在这里,但谁能真正领悟这三才与五行的奥妙呢?
注释
微月:指初升的月亮,月亮刚升起时显得较小。
西海:古代对于西方的泛称,这里可能指西方的天际。
幽阳:指初升的太阳,阳光尚不强烈。
代升:交替升起。
圆光:指满月的光辉。
东满:东方天空中月亮圆满。
阴魄: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亮属阴。
朝凝:早晨凝结成形。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宇宙的最初状态,阴阳未分。
三元:指天、地、人三才,或指年、月、日三时。
废兴:兴衰更替。
至精:最精微的真理或道理。
三五:指天、地、人三才与五行(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