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音频朗读
赏析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赏析一
这首诗以春夜为背景,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哀愁和不舍。诗人用“银烛吐青烟”和“金樽对绮筵”营造了一种华丽而又稍显哀伤的氛围。“离堂思琴瑟”和“别路绕山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离别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明月隐高树”和“长河没晓天”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别的哀愁。最后一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不确定。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赏析二
陈子昂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别离的场景。诗中的“银烛”和“金樽”不仅体现了宴会的豪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离堂思琴瑟”和“别路绕山川”两句,用音乐和道路的曲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痛苦。诗的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陈子昂以春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等,营造出一种既华丽又哀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最后一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不确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
银烛的烛火吐出青烟,金杯对着华丽的宴席。
在离别的堂上,我思念着琴瑟之声,离别的路上曲折环绕着山川。
明亮的月亮被高高的树木遮挡,长长的河流在黎明的天空中消失。
走在遥远的洛阳道上,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与友人相聚。
注释
银烛:指银制的烛台,这里泛指烛光。
吐青烟:指烛火燃烧时产生的青色烟雾。
金樽:指金制的酒杯,这里泛指酒杯。
绮筵:华丽的宴席。
离堂:指离别的场所。
思琴瑟:思念琴瑟之音,借指怀念友人。
别路:指离别的道路。
绕山川:形容道路曲折,如同环绕山川。
明月:明亮的月亮。
隐高树:指月亮被高树遮挡。
长河:指长长的河流。
没晓天:指天色渐亮,河流消失在晨光中。
悠悠:遥远的样子。
洛阳道:洛阳是唐代的东都,这里指通往洛阳的道路。
此会:指与友人的相聚。
何年: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