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音频朗读
赏析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未消沉下去。他贬谪远守,备尝艰辛,但并未被厄运压倒。他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很苦闷。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想表达的是,自己辗转漂泊于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已有二十三年之久了。刘禹锡从公元805年(永贞元年)被贬,到写这首诗时,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遭受贬谪的愤慨心情。刘禹锡被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很苦闷。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颔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他正像翱翔于千山万壑上的鸿鹄,面对重重困难,毫不沮丧。他深信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觉得前景无限美好。于是,他吟出这两句千古名句,成为点睛之笔,境界全出。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赏析二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人生的旅程怎能预料到会得到皇帝的恩宠,面对世间万事,只能学会在醉酒中歌唱。这里的“生涯岂料承优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世事空知学醉歌”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江上的月亮明亮,胡雁从夜空中飞过;淮南的树木凋落,楚山的落叶增多。这里的“江上月明胡雁过”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淮南木落楚山多”则反映了秋天的萧瑟。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暂时寄身在这靠近沧洲的地方,回头看着自己的白发,又能如何呢?这里的“寄身且喜沧洲近”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安定之所的庆幸,“顾影无如白发何”则反映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如今我已老态龙钟,被世人抛弃,愧对您的关心,还要嘱咐我小心风波。这里的“今日龙钟人共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悲哀,“愧君犹遣慎风波”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悲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和“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两句,特别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首联“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写诗人哪里想到自己会接受皇帝的优待诏令,世间的事只知道饮酒和歌唱,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颔联“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江上的明月和飞过的胡雁,淮南的落叶和楚地的山峦,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颈联“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写诗人暂时安身在故乡附近,看着自己的影子,对年老的无奈。尾联“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虽然自己年老被世人遗弃,但友人仍然关心自己,提醒自己小心旅途的风险。
译文
我哪里想到自己会接受皇帝的优待诏令,世间的事只知道饮酒和歌唱。
旅途中,江上的明月映照着飞过的胡雁,淮南的落叶和楚地的山峦。
我暂时安身在故乡附近,看着自己的影子,对年老的无奈。
虽然自己年老被世人遗弃,但友人仍然关心自己,提醒我小心旅途的风险。
注释
生涯:指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
岂料:哪里想到。
承优诏:接受皇帝的优待诏令。
世事:世间的事。
空知:只知道。
学醉歌:学习饮酒和歌唱,以逃避现实。
胡雁:北方的雁。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
木落:树叶落下。
楚山多:楚地的山很多。
寄身:暂时安身。
沧洲:指水边的洲渚,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顾影:看着自己的影子。
白发:指年老。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人共弃:被世人遗弃。
愧君:对您的感激。
犹遣:还派遣。
慎风波:小心风波,这里指小心旅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