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复制

完善

题李凝幽居-音频朗读

赏析

题李凝幽居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隐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闲居少邻并”和“草径入荒园”表达了隐居之地的偏僻和宁静。接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生动的景象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动态美。最后,“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承诺,即使暂时离开,也会回来继续这种生活。

复制

题李凝幽居的赏析二
贾岛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的隐居图景。诗中的“闲居少邻并”和“草径入荒园”两句,不仅描绘了隐居之地的偏僻,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通过夜晚的宁静和僧人的敲门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和“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执着和承诺。

复制

题李凝幽居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贾岛对李凝幽居的赞美。诗中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远离人烟、自然生长的环境。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通过夜晚的宁静和僧人的敲门声,增添了一种禅意。诗的后半部分,“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和“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承诺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复制

译文

居住在僻静的地方,邻居很少,一条长满草的小路通向荒废的园子。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和尚在月光下敲门。走过桥,两边的景色各不相同;移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的根基。我暂时离开,但还会回到这里,幽静的约定我不会违背。

复制

完善

注释

闲居:指隐居,远离尘嚣的生活。 少邻并:邻居很少,意味着居住的地方偏僻。 草径:长满草的小路。 荒园:荒废的园子,这里指幽静的隐居之地。 鸟宿:鸟儿栖息。 池边树:指池边的树木。 僧:和尚。 敲:敲击。 月下门:在月光下敲门。 过桥:走过桥。 分野色:指桥两边的景色。 移石:移动石头。 动云根:云根指山的根基,这里形容石头移动时仿佛触动了云的根基。 暂去:暂时离开。 还来此:还会回到这里。 幽期:指幽静的约定或期许。 不负言:不违背诺言。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