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音频朗读
赏析
登岳阳楼的赏析一
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洞庭湖和吴楚大地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分裂和个人孤独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向往,以及对往事的回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描绘了从岳阳楼上所见的壮阔景象,吴楚大地在东南方向分裂,天地仿佛在日夜浮动,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孤独和无奈,亲朋好友音信全无,自己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忧虑,北方的关山战事不断,诗人倚窗远望,不禁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的赏析二
《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寓居在岳阳,同友人登岳阳楼,对家国不幸的哀痛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首联虚实交错,一实一虚,一今一昔,一叙一事,一描一衬,对仗工整而又生动。颔联实写,寓实于虚,寓虚于实,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雄伟生动而又生动。颈联寓情于景,一“孤”一“一”,把身世之悲、国家之痛写得含蓄深沉而又生动。尾联再作申述,一“戎马”关山北,点出了愁为国伤时,对家国不幸的哀痛之情。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登岳阳楼的赏析三
表达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感慨和忧思。诗中通过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洞庭湖的向往和现在终于登上岳阳楼的实现。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岳阳楼则是湖南岳阳的著名景点,两者都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通过对洞庭湖广阔景象的描绘,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宇宙的浩渺。吴楚指的是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域,坼表示分割,乾坤则是指天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亲朋好友音信全无,自己年老体衰,只有一艘孤舟相伴。
最后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将目光转向北方,想到了战乱中的关山和边疆,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哀伤,不禁泪流满面。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译文
以前就听说过洞庭湖的美名,今天我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从这里可以看到吴楚的大地被湖水分割,天地间的万物似乎在日夜中漂浮。
亲朋好友没有任何消息,我年老体弱,只有一艘孤舟与我相伴。
我向北望去,想到了边疆的战事和战马,依靠着楼阁的栏杆,我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指洞庭湖的湖水。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名楼之一。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域。
坼:分割。
乾坤:指天地。
日夜浮:形容天地间的万物不断变化,昼夜不停。
亲朋无一字:亲朋好友没有一点消息。
老病:年老体弱,身体多病。
孤舟:孤单的小船。
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指北方的关隘和山脉。
凭轩:依靠窗户或栏杆。
涕泗流: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