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复制

完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音频朗读

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赏析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前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诗中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剑外忽传收蓟北”描述了诗人在远离战场的四川(剑外)突然听到官军收复了蓟北(今河北省北部)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长期处于战乱中的诗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了诗人初闻捷报时的激动情感,泪水和鼻涕沾满了衣服,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接着诗人的情绪由悲转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描绘了诗人回头看看家人,发现他们脸上的忧愁已经消失,自己则因为喜悦而想要尽情地欢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想要在大好的时光里放声歌唱,尽情饮酒,与青春为伴,愉快地返回故乡。 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规划了回乡的路线,从四川经过巴峡和巫峡,再到襄阳,最后前往洛阳,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也象征着诗人从战乱的痛苦中走向和平安宁的心境转变。

复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时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就是回头看的意思。诗人“初闻”捷报,惊喜交加,忽而想到妻子和孩子,他们又怎样呢?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平时的忧愁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再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作者用“却看”和“漫卷”两个动作,表达了他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之情。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放歌须纵酒”句说,在这大好喜讯传来时,就要痛快地饮酒,放声高歌,庆贺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青春作伴好还乡”句说,趁着这大好的春光,结伴回到自己的故乡。至此,诗人狂喜的心情趋于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预想胜利的捷报传来时,他要与妻子儿女一道从巴峡穿过巫峡,再由襄阳直下洛阳还乡。这一联写得逼真如见,描摹心理细腻入微,把诗人杜甫的狂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诗,都是写“喜欲狂”的具体表现。全诗语言明快爽朗,率直真实,结构紧凑完整,跳荡生动,而又一气呵成,历来为人所称道。

复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赏析三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充分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中,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泪流满面,他的喜悦和急切回家的心情通过诗句直接表达出来。 “剑外忽传收蓟北”开头即揭示了诗的主题,蓟北是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占领的地区,收复蓟北意味着国家统一的重大进展,对杜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讯。 “初闻涕泪满衣裳”描绘了诗人初听到消息时的激动和不能自持,泪水甚至湿透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转而写到家人的情绪变化,诗人的喜悦也感染了家人,他们的忧愁一扫而空,诗人甚至兴奋到随手翻阅诗书。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想要尽情歌唱、畅饮庆祝的心情,同时急切地想要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回到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最后两句,诗人规划了回家的路线,从巴峡到巫峡,再到襄阳,最后直奔洛阳,一路上的急切和喜悦溢于言表。

复制

译文

突然从剑门关外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一开始听到时,我激动得泪水湿透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和孩子,他们的忧愁已经不在,我也忍不住兴奋地翻阅起诗书来。白天我要尽情歌唱,痛饮美酒,趁着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我渴望回到故乡。我将从巴峡穿过巫峡,然后顺流而下到襄阳,最后直奔洛阳。

复制

完善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胡乱地卷起。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还乡:返回故乡。 即:就。 巴峡:指四川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上游。 穿:穿过。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 便:就。 下:顺流而下。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当时杜甫的家乡在洛阳偃师。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