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

朝代:唐诗     作者:孟浩然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复制
完善
秋登兰山寄张五-音频朗读
秋登兰山寄张五-视频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赏析一
诗中“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两句,描绘了北山白云缭绕的景象,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愉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心情随着飞雁的消失而感到舒畅,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自由。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诗人在黄昏时分感到愁绪,但这种愁绪却被清秋的景色所激发,显示出秋天特有的情感波动。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遇到的归村人和他们在沙地上休息的情景,增添了诗句的生活气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以荠菜比喻天边的树木,以弯月形容江畔的沙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最后两句“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同载酒登山,共度重阳佳节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致和诗人的情感世界,给人以宁静、淡泊、高远的艺术享受。
复制
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这两句描绘了北山白云缭绕的景象,其中隐者(可能是诗人自己)自得其乐,享受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诗人与友人(张五)相互遥望,试图登高望远。而诗人的心绪随着南飞的雁群消失在天际,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薄暮时分,诗人感到一丝忧愁;而清秋的美景又激发了他的兴致。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既有淡淡的忧伤,又有对自然的欣赏。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诗人时不时看到归村的村民,他们走在沙滩上,在渡口休息。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细小,江畔的沙洲宛如弯月。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辽阔。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什么时候你能带着酒来,我们一起在重阳节这天畅饮,共度佳节。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复制
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赏析三
孟浩然的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而“心随雁飞灭”则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的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心随雁飞灭”和“时见归村人”等句子,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同时,诗的结尾“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使整首诗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复制
隐居在北山的白云深处,我自得其乐。 试着登上高处远望,心情随着南飞的大雁消失在天际。 忧愁随着傍晚的到来而升起,兴致却因这清秋的景色而激发。 时常看到回村的人们,在沙滩上行走,在渡口边休息。 远处的树看起来像荠菜一样小,江边的沙洲像弯月一样。 什么时候能带着酒来,和你一起在重阳节畅饮。
复制
完善
北山:指诗人隐居的山。 隐者:指诗人自己。 相望试登高:试着登上高处远望。 薄暮:傍晚。 清秋:指秋天。 沙行:走在沙滩上。 渡头:渡口。 荠:一种植物,这里形容远处的树很小。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复制
完善
qiū
dēng
lán
shān
zhāng
táng
shī
mèng
hào
rán
běi
shān
bái
yún
yǐn
zhě
yuè
xiāng
wàng
shì
dēng
gāo
xīn
suí
yàn
fēi
miè
chóu
yīn
xìng
shì
qīng
qiū
shí
jiàn
guī
cūn
rén
shā
xíng
tóu
xiē
tiān
biān
shù
ruò
jiāng
pàn
zhōu
yuè
dāng
zài
jiǔ
lái
gòng
zuì
chóng
yáng
jié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验证码: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