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

朝代:唐诗     作者:王维
原文
赏析
翻译
注释
拼音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复制
完善
秋夜曲-音频朗读
秋夜曲-视频赏析
秋夜曲的赏析一
诗的开头两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描绘了初秋的夜晚,露水刚刚开始凝结,而女子的衣衫已经感到单薄,但还未换上更厚的衣服。这里的“桂魄”指的是月亮,因为传说中月中有桂树,而“秋露微”则传达了秋天的凉爽和清新。 接下来的“银筝夜久殷勤弄”描述了女子在夜晚长时间地弹奏银筝,这里的“殷勤弄”表现了女子对音乐的投入和专注。而“心怯空房不忍归”则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对空房的畏惧,她宁愿在外弹奏银筝,也不愿意回到空荡荡的房间。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对初秋夜晚的描绘和女子弹筝的行为,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
复制
秋夜曲的赏析二
王维的《秋夜曲》是一首描绘深秋夜晚宫中女子孤寂生活的诗歌。在这首诗中,王维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表达,通过对秋夜景象和女子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宫中女子在深秋夜晚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以“桂魄”指代初升的月亮,与“秋露微”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为全诗奠定了凄清、幽雅的感情基调。 次句“轻罗已薄未更衣”,通过“轻罗”和“未更衣”描绘了宫中女子衣着的单薄和她对更衣的懒散态度,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第三句“银筝夜久殷勤弄”,诗人以女子深夜弹筝的情景,表现了她试图用音乐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和思念。这里的“银筝”与“夜久”暗示了女子长时间的孤独和殷勤弹奏的专注。 末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女子因害怕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而不愿结束弹筝回到那个寂寞的空间。这里的“心怯”和“不忍归”深刻地揭示了宫中女子内心的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王维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绘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充满画意。同时,通过对宫中女子孤独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宫廷中女性的悲惨命运,流露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 《秋夜曲》作为王维的一首佳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复制
秋夜曲的赏析三
王维的《秋夜曲》是一首描绘女子秋夜思夫的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含蓄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诗人以“桂魄”指代月亮,以“秋露微”点明时令,渲染出秋夜的清新与宁静。月亮初升,秋露微凉,这样的环境既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寂寥的基调,也为后文女子思夫的情感铺垫了背景。 次句“轻罗已薄未更衣”,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状态。轻薄的罗衣已经不足以御寒,但女子却迟迟未更换厚衣。这里的“未更衣”并非因为疏忽或懒惰,而是女子心中有所期待,或许是在等待丈夫的归来,因此不愿过早地进入睡眠。 三、四两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女子独自在秋夜中弹奏银筝,琴声悠扬,却透露出无尽的寂寞与思念。长时间的弹奏,显示出她的殷勤与执着,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而“心怯空房”则直接表达了女子对独自一人在空荡房间的恐惧与不安,这种恐惧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一句“不忍归”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女子宁愿在秋夜中忍受寂寞与寒冷,也不愿回到那空荡无人的房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女子秋夜思夫的情景,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期盼与坚韧。诗人借助秋夜的清冷与寂寥,以及女子的细腻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艺术氛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女子在婚姻生活中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王维的《秋夜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复制
初秋的夜晚,月亮刚刚升起,秋露还不是很浓,我穿着轻薄的衣衫,感觉有些凉意,但还没有换上更暖和的衣服。 我在夜晚长时间地弹奏着银筝,心里却感到害怕,不愿回到那个空荡荡的房间。
复制
完善
桂魄: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 秋露微:指秋天的露水刚刚开始凝结,形容初秋的凉爽。 轻罗:指轻薄的丝织品,这里指女子的衣衫。 未更衣:还未换上更厚的衣服。 银筝:一种古代的弦乐器,通常用银装饰。 夜久:指夜晚的时间很长。 殷勤弄:指专注地弹奏。 心怯:心里害怕。 空房:指没有人的房间,形容孤独和寂寞。
复制
完善
qiū
táng
shī
wáng
wéi
guì
chū
shēng
qiū
wēi
qīng
luó
báo
wèi
gēng
yín
zhēng
jiǔ
yīn
qín
nòng
xīn
qiè
kōng
fáng
rěn
guī
复制
完善
手机扫码分享
完善
*
邮箱:
*
验证码:
*
完善建议: